>
墙上挂着几幅名人字画,还有一张大大的合影,将客厅装点得既高雅又温馨。再走进书房,那景象会让人误以为闯进了哪家精致的图书室,满屋子的书香仿佛能驱散世间的烦恼。
这便是太平镇有名的 “笔如刀”—— 吴诗文的家。
有朋友忍不住吐槽,说他的房子只注重内部装修,外部却弄得像未完工的房子一样,简直是审美上的败笔。吴诗文听后并不生气,只是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没有过多解释。
这房子是他早年建造的,前后一共花费了三万块,其中八千块还是卖掉老街的两套房换来的。想当年太平乡兽药厂倒闭,吴诗文亏损严重,整整亏了两万八,手里仅剩一万二。
但他不知用了什么办法,竟然从太平镇信用社贷到了一万块。他下定决心,干脆用这些钱建起了这栋房子。这么多年过去,贷款的本金和利息一分未还,奇怪的是,信用社的人仿佛集体遗忘了这件事,从未上门催讨过。
有人实在忍不住,跑去质问信用社的梁心宽主任:“为什么我们的欠款你们按月按年催讨,如同催命一般,而吴诗文的欠款你们却不管不问?”
梁主任是当兵出身,一听这话,眼睛瞪得像铜铃一样,指着那人的鼻子吼道:“你怎么知道没催?难道我催款还得向你打报告?刀先生还钱还得昭告天下向你汇报?”
自从贷到款后,吴诗文确实连利息都没还过,本金就更不用说了。虽说如今负债累累,但在太平镇仍是有名的人物。
有人在背后议论,说他是因为欠的钱多才出名的。但真正了解情况的人心里清楚:吴诗文能在名流圈站稳脚跟,绝不是靠欠债。
早些年太平乡成立 “文学创作组”,他是其中的核心人物,后来还加入了金城县文学艺术创作协会成为会员。他的写作水平确实出色,尤其在杂文和朦胧诗方面,作品经常刊登在《金城日报》上,在金城县也算是小有名气。
吴诗文在金城曾有过一段风光的日子,特别是成为协会会员后,还与县长、宣传部长、文化馆馆长等重要人物一起喝过酒、合过影。
他特意将合影放大,装在精致的镜框里挂在墙上,那房子瞬间仿佛因这合影而增添了光彩。太平镇的大小官员看到后,都十分惊讶,对他立刻改观,另眼相看。
他去信用社贷款,梁大宽怎会不给面子?
可等贷款放出去后,梁大宽才反应过来:写文章不能当饭吃,吴诗文根本没有偿还能力。但去找一个一贫如洗的人逼债,就如同没看到敌人就命令部队全力开火,最后子弹耗尽,敌人却毫发无损。
梁大宽毕竟当过兵,这点道理还是明白的,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再说了,刀先生在太平镇也是有一定声望的人,要是钱没要回来,还得罪了名人,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要知道,“刀先生” 这名号并非凭空而来,在太平镇,论写状纸打官司,他若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