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显微镜下的太平镇

关灯
护眼
第248章 潘疯子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p>

太平镇的行家说,吴诗文的字和他的性格差不多。

也有上了岁数的人说,从吴诗文的身上,他们看到了他父亲高先生吴亦高的影子。

醉仙楼的老板大家都知道叫江志康,实际上它的真正老板是贾仁慈。

那年,贾仁慈修这幢楼房花了二十万,搞装修时没钱了,就叫妻子江志英去找弟弟江志康。

江志康家住太平镇玉河村,距街上二十多里路。

贾仁慈知道舅子江志康有钱。

江志康靠贩卖猪儿药起的家。

一瓶小苏打,百片敌百虫,两百片大黄苏打,再加半斤生石膏粉和二斤面粉,和匀成粉,分装成五十小袋就可以卖两百元。

他流窜江湖数十年,凭借着一张巧嘴,就连哄带骗搞了一大笔钱。

“日他妈,钱多了在这山沟沟里也搞不出啥明堂,只有装在罐子里窑在地下等发霉。”

江志康几分得意、几分无奈的对妻子说。

妻子没有多少文化,十足的乡村妇女,她安慰丈夫永远都是一句话:

“还是那句老话,吃嘛,喝嘛,穿嘛,余下的就留给儿女嘛!”

车到山前必有路,钱到用时也有路。

正当江志康夫妇为钱多派不上大的用场发愁时,姐姐江志英找上了门。

姐姐开门见山道:“志康哟,你姐夫台子搭大球了,锣鼓敲得震天响,戏还没唱完就下不了台了。”

江志康不紧不慢地点上一支烟,慢吞吞吸了两口,不动声色道:

“谁不知道姐夫的本事,没有七寸脚他敢穿那八寸鞋?”

“你想想志康,”江志英伸出手指,一五一十道:

“修那座楼房就花了差不多二十万,楼房旁那个停车场又花了五六万,他一个村支部书记能有多少钱?还不是凭着一张老脸东拉西凑借的。”

话说到这个份上,江志康也不好再说什么了,他对姐姐道:

“钱是有点,但借是肯定不借的,我现在已找到路子了,正合计着同别人做点小生意。”

“你姐夫说了,他照银行规矩付你利息。”江志英道。

江志康到底是一个老江湖,笑着道:

“凭姐夫在街上的名头,到信用社去贷个十万八万,他们还会拂姐夫的面子?”

“哎,你姐夫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爱面子……”江志英叹口气道。

”这样啊!“江志康眼珠子一转,道:

“姐夫这人……这样吧,姐姐,你回去和姐夫商量一下……”

“就说我愿意入股,把楼房修好,咱各占一半,合伙开旅馆、酒店。”

江志康终于亮了底牌。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