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8月13日,星期六,是我家喜喜进入6月龄的日子。
上一周,我主要考虑了两件事:第一是给孩子起名字。第二是写"知觉"训练计划。
"你看喜喜吃奶的胃口像只小猪。"妻子一边说,一边骄傲地看着她的孩子。
"是呀!"我赞叹道,"听喜喜吃奶声,就知道他将来是个强健的小伙子!"
"让你给喜喜起名字,你想好了吗?"妻子一边点着孩子的脸颊,一边问。
"想好了,"我说道,"依喜喜的生辰八字,和天格、地格、人格数理,以及王家家籍他们这辈-喜-字排位,我给孩子起名叫-王喜乐。"
"王喜乐!这个名子好!"做在沙发上的老妈说道,"这几个月我一直想着要为喜喜起个怎样的名字,这个名子好像就是我心里想的。"
"喜喜的爷爷,你过来一下"老妈向隔壁屋喊道,"我们给喜喜起了个名字,你看行不行。"
"什么名字?"老爷急匆匆来到这屋赶忙问道。
"我给喜喜起的名字叫-王喜乐。"
"王喜乐,这个名子太好了!"老爷乐呵的说道,"这段时间我也一直思谋着叫这个名子。"
6月龄,一边孩子有了正式大名,一边他开始"坐起来"的努力。此时,孩子大脑的意识世界完全进入到新的空间,"鼻点试验"证实了这一点。
6月龄,孩子开始社会化,他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长,深思熟虑后我写出了此阶段3个月的,主题周训练计划。
星期一:说话知觉训练,既孩子对大人很感兴趣,会用微笑主动与大人做眼神交流,并发出咕咕唧唧的声音,多做类似练习。
星期二:抓握知觉训练,既孩子喜欢抓握一切能触及到的东西,还特别喜欢往嘴里放。用嘴含东西是孩子积极感受事物的一种方式,既不是淘气,也不是干坏事,只是好奇罢了。只要确定所含的东西是安全的、卫生的,就由他去吧!
星期三:机动
星期四:交换知觉训练,既孩子喜欢抓东西,也会把东西交给你,但更希望你能把东西交还回来。此时,你在交回东西的同时,要告诉孩子这东西是干什么的。
星期五:预判知觉训练,既你要尽可能多地教孩子玩“东西不见了——还会再现”这类躲猫猫活动,因为它能很好的满足预判意识的发展需求。
星期六:看书知觉训练,既孩子开始喜欢看配有简单图片的书籍,这是看书意识发展的具体表现。
星期日:休息
"你这训练计划全是描述性的。"妻子看完训练计划说道,"为什么以前那种规定性的东西一点也没有了?"
"6个月前孩子完全处于被动状态,所有的蹬腿、抬头等等练习,都是依德国曼弗里德·葛欧瑟与盖哈尔特·海克尔俩位教授的科学训练法与教育教学法制定的,"我解释性地说道,"这些年,学生初二参加训练,初三达到二级运动水平,训练教育工作都是沿这套理论系统推进的,我想它对孩子身体发展也一定有效。"
"这我就不明白了,现在孩子6个月大了,按理说你的训练计划的规定性更明确才对!?"妻子不解地说道,"反而全变成描述性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