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们简单消毒,导致截肢终生残疾,干脆我们生产门槛最低的消毒药品:碘伏、红汞、医用酒精。其次是止疼药消炎药,再向技术含量高的疫苗发展。”
药品研究员华泰(华佗后裔)插话:“中西药品是相连贯通的:医用酒精其实就是民间蒸馏白酒的浓度提纯,关键是原材料成本,选用产量较大的玉米进行提炼最佳;红汞就是水银比例稀释得来,碘可从海带中提取,伏则是人工矿物质化学形成;国外止疼药的重要成分是咖啡人工稀释得来,而罂粟(鸦片)里含咖啡量最多,违禁品如果使用分寸得当,也能治病。”
“几千年的中医博大精深,只是国人没有去融会贯通,没有去推广借鉴。秦岭深山里有一个老中医,他从植物黄花蒿里提炼一种口服汁液,治疗拉肚子的疟疾有奇效,只是他家视为祖传秘方,没有推广开来为全国疟疾者造福。西药就是把中医草药精华部分直接提纯,再结合化学物质加快人体吸收,西药见效快就来源于此。”华泰看透本质。
管仲也想到一个生财之道:“现在牛角镇的纺纱厂利润单薄,纱锭不值钱,但军阀战场上包扎伤口的白纱布绷带值钱,如果质量过硬且消毒彻底,将是抢手货!”
一语惊醒梦中人,缄默倾听的老板最后拍板:精益求精提炼生产碘伏/红汞/医用酒精/医用白纱布绷带/止疼药/黄花蒿治疟疾药。
“中国民间许多祖传秘方特效药过于保守生产,未能大量廉价面向疾苦大众,我们开医药厂,就是要把稀缺的中医特效药变成量大便宜的大众救命药,所以必须成立一个专门在外寻找购买民间特效药秘方的部门,不惜重金,这也是中国民族医药企业应该担当的责任。”铁匠给新部门取名叫‘采莲记’。
铁匠决定把淬火通讯设备厂和淬火钟表厂的大部分利润用于淬火医药的开发生产,医药是直接关系到广大老百姓和军人的生命安危。
经过努力,淬火医药厂的各种医药开始热销,抢购一空。
西药见效快,使用简单,善于治疗急症,逐渐被中国人接受。
军火采购商和各地区医院纷纷全款提前预定淬火药品,尤其是质量可靠的医用白纱布绷带,年年涨价也供不应求。
医用白纱布绷带成为淬火医药厂最畅销的产品。
三厂总经理管仲建议老板把牛角镇的纺纱厂整体搬迁至汉口,不卖纱锭纱线,专门生产白纱布,刘悟透同意,立即执行。
牛角镇的淬火纺纱厂也整体搬到汉口,改名为‘淬火纺织厂’,专门为淬火医药厂生产医用白纱布一种产品。
仅用五年,刘悟透的汉口四家工厂成为四座财源滚滚的金山,牛角镇淬火公司在汉口站稳脚根,所向披靡。
佩服得五体投地的谭贺二人承认:铁匠刘悟透是一位雄才大略的企业家。二人拍胸担保铁匠在汉口不会被人欺负刁难,频繁怂恿站稳脚跟的刘悟透把牛角镇所有产业工厂店铺船队全部搬迁到汉口发展,拖家带口举族搬到汉口定居。
南京中华民国政府开始鼓励民族企业收购大型国有工厂,并给予优惠税收政策,闻风而动的谭贺二人再次苦劝铁匠趁势吞并汉阳铁厂,机不可失。
汉口四家工厂都呈现无限暴利,但谨慎的刘悟透婉拒谭贺的举族搬迁和吞并汉阳铁厂,他总有一股不详的预感,来源于他出差跑业务的切身体会。
辛亥革命过去十几年,中国还是没有统一的权威货币,虽然大洋取代了清朝时期的碎银,但铜钱依然在使用。
由于地方军阀不承认南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