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落脚之地

关灯
护眼
第二十一章:落脚陕北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救援的敌军阻击在直罗镇外围不能前进一步。

    董英斌的部队从太平镇出动,却遭到红军的反杀。董英斌救援不成,反而被红军追击,其106师的一个团遭到红军的围歼。董英斌仓皇逃回太平镇,依靠坚固的工事,坚守不出。

    红军考虑太平镇驻军较多,又有坚固的工事,特别是红军还想争取东北军反蒋抗日,就没有对太平镇发动猛攻。至此,直罗镇歼灭战顺利达成了作战目的。东北军109师和110师整师被全歼,106师一团被全歼,此战共歼敌1000多人,俘虏敌人5300多人,并缴获大量武器装备。

    直罗镇战役,打破了老蒋对陕北根据地的围剿,为红军在陕北站稳脚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都没参与直罗镇战役,威震全中国的贺龙和徐向前还没有出场。

    此战过后,陕北四方的各路军阀意识到红军不好惹,都停止主动进攻陕北红军。

    直罗镇战役损失最惨的是张学良的东北军,

    日军已经侵东北三省,准备入侵华北,陕西省离华北也不远,军人天职先是抵抗外敌,欲北上抗日的西北军杨虎城,早就明白与陕北红军交战消耗,两败俱伤,给国民党中央军坐收渔翁之利。

    于是,杨虎城在直罗镇战役表现得非常消极,导致西北军基本没有损失。

    爱国将领杨虎城的西北军一直就抵触自相残杀的内讧,曾经听从老蒋命令几次与红第二十军交战,却不是徐海东的对手,感觉中国应该把精兵强将用来对付日军。

    东北易帜的张少帅与蒋是结拜兄弟,碍于情面,就出力剿灭陕北红军,导致这次直罗镇战役东北军的损兵折将最严重,还落得一个不敢打日军又打不赢红军的弱旅虾兵名声。

    直罗镇战役后,吃闷亏的张学良去南京找蒋介石,希望给东北军一些抚恤,同时重建被红军摧毁的109师和110师。但蒋介不但一分钱没给,还干脆直接取消了110师的番号。这样一来,张学良彻底死心,也清楚认识到自己只是国民党听话的一张牌,即便与红军交战,把所有东北军家底拼光后,也摆脱不了‘不抵抗’的千古骂名,费力不讨好,还要背黑锅。

    ‘不抵抗’和‘剿灭红军’都是东北军执行国民党老蒋的军事命令,如此服从听话,却不给赏赐。

    1935年11月在直罗镇,红一方面军一支红军主力就把西北剿总联军打的落花流水。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前来陕北,‘两把菜刀闹革命’的贺龙和‘歼敌88万’的徐向前也来到陕北,如虎添翼,声名显赫,西北剿总联军更加不敢轻举妄动。

    识时务者为俊杰,东北军张少帅也开始与陕北红军秘密议和沟通,维持贸易往来,暗地准备联合抗日夺回中国东北。

    联合抗日夺回中国东北是当今每一个中国军人不可推卸的职业道德,无可争议。

    1936年10月后,晋军/西北军/东北军/马家军都围而不战,驻防陕西的国民党中央军也不敢单挑三大主力汇聚的陕北红军,小的摩擦也没有。

    围而不战,南京的老蒋见陕北周边各路军阀都不主动进攻围剿陕北红军,心急火燎的他亲自赶赴西安,想说服张学良和杨虎城出兵猛攻陕北红军。

    在1936年12月初,红军最高代表向张学良透露了红军即将离开陕北去宁夏发展的打算,开始新的长征,表示不再为难陕西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