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落脚之地

关灯
护眼
第二十六章:货币贬值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理近2.6余具战死尸体。

    1940年7月11日凌晨三点,2.6万余具尸体全部入土为安,罗织塔附近,一片占地230亩的扶桑林和一片占地200亩的银杏林一夜之间冒出。

    清晨六点,连续疲劳埋尸载树十几个小时的幸存居民们都到达身体的极限,纷纷在荒野倒地沉睡,不管蚊虫叮咬。

    到11日下午傍晚5点左右,幸存的集市大街居民苏醒,各自回残垣断壁的家中。

    现在,摆在牛角镇集市大街面前最大的问题不是战后家园重建,而是宜昌日军会不会第四次大规模入侵牛角镇?

    再来一个第四次,筋疲力尽的废墟牛角镇必败无疑!只能分散躲入群山峻岭中荒野生存,现在重建家园就毫无意义。幸存居民们也提心吊胆,难以安眠。

    三巨头刘悟透王猛管仲也在集体讨论考虑‘日军第四次入侵牛角镇’这个心理恐惧问题。

    深谙人性之道的铁匠从目前现况推理:宜昌日军大本营三次想走哭河小路侧翼进攻重庆黔北区都惨败收场,加上刘裕的勇猛和八路军的善战!日军也应该意识到重庆老蒋已经在哭河小路布置重兵猛将把守甚至埋伏,况且日军想在哭河群山峡谷间进行大部队行军,道路崎岖,耗时太长,很容易被伏击,宜昌日军现在应该放弃了小路突袭重庆!

    关注国际时局的铁匠又根据无线电广播电台和报纸上的国际时政新闻综合分析定调:宜昌日军三年之内不会有第四次百人规模以上的入侵牛角镇行动。

    四条国际时政新闻促成了刘悟透的判断。

    1.1939年5月至9月,日军在诺门坎战役中惨败,装甲武器和弹药燃料在苏军面前表现出很单薄节约。

    2.日本开始在美国大量购买废铁废钢。

    3.日本想巴结沙特国王。

    4.日本海陆空三军开始向资源丰富的太平洋东南亚地区大规模预备集结。

    熟悉工业制造领域的刘悟透分析: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本土资源匮乏的日军全面侵华最想得到的资源是石油和钢铁,而不是煤炭;在地域广阔的中国,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日军连续经历数次百万军队大会战后,也人马筋疲力尽,燃料捉衿见肘,却没得到最想要的石油和钢铁,中国目前不产原油,铁矿开采也不成熟;中国地广人多,高山纵横,日军想彻底征服,起码十年,会耗垮日本经济,只好另辟蹊径,放眼东南亚。

    针对牛角镇集市大街现在的最大心理顾虑,11日傍晚6点整,准备安抚民生的镇长刘悟透在修理好的五个街头大喇叭里广播:“我刘悟透用自己脑袋向各位乡亲担保:日军三年之内不会再入侵群山险峻道路崎岖的牛角镇,侵华日军十年之内必败!因为本土资源匮乏的他们在中国得不到石油和钢铁,却得到中国人民无穷无尽的英勇反抗!宜昌日军也感觉到国军和八路军已经在哭河小路布置重兵猛将把守或埋伏。从明天起,重建家园是我们牛角镇的最重要大事,取消戒严备战。三战皆胜的牛角镇人民根本不需要分散躲进山洞荒野生存,光明磊落大摇大摆的生活才是宜昌日军最害怕的!记住,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是中国的土地,中国人害怕什么?”

    虽然铁匠用自己人头担保有点夸张冲动,但幸存的集市大街居民还是感觉他的分析言之有理,长期提心吊胆地活着,不如光明正大来一个痛快!

    第四次来就来吧!没什么可怕的!

    大家的心理包袱终于卸下,今晚安稳睡一个好觉,此刻,街坊邻居们才发现5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