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娱从代拍开始

关灯
护眼
第25章 给广电做说明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利毕业,他对这故事很有信心,不说拿奖什么,只要比大部分学生强就能过关。

    他一定要余先自己去弄的原因是,在不久的将来,他要把余先丢到米国去。

    那可是他最坚实的后盾!

    一个月很快过去,影片粗剪完成!

    这阶段已经能看清楚片子的故事框架,还有故事线了,就是能知道这片子讲了什么。

    还进行了简单的调色和配乐,比如《那些年》这首歌就被董冬冬给创作了出来。

    跟原版一不一样方洪不知道,他对音乐不精通,只要听着好听,他唱的带感就行。

    没错,方洪要自己唱,请歌手也是要花钱的。

    还不如自己唱,让董冬冬给他修音。

    只要不上台现场唱,就没人知道他的真实水平。

    董冬冬觉得和这个师弟合作工作量好大,不是说作曲编曲工作量大,而是修音的工作量好大。

    别人都是一段一段的修,他是一个字一个字的修。

    这水平,连刘天仙都不如!

    主题曲继续修音,影片进入精简流程,方洪和陈止希带着已经能看的作品来到中影。

    只要中影同意发行,那事情就妥了!

    其实这个时代,已经很放开了,不是非要找中影发行,有能力有关系有手段,也可以自己发行。

    滑亿、伯纳、光县等头部好多电影就是撇开了中影自己玩的。

    包括其他的一些影视公司也有这样的行为。

    甚至吃独食的也有,最典型的就是和老谋子合作的那个叫张什么来着。

    狂的要撇开发行,直接和院线对接谈票价和分成,谈不拢了电影局下场调停。

    过两年还因为全面数字化改革高峰,出现了院线联合抵制五大发行公司上调票房分账的行为。

    也就是如果发行公司坚持上调分账,那院线就拒绝放映,这五大发行其中就包括中影。

    所以别把中影想的那么牛逼!

    只是中影占据着其他同行绝对没有的资源罢了,所以大家都找中影合作。

    比如数字放映体系,就是中影完成建立,全国有七成影院在使用中影的数字放映机。

    也就是不管谁发行,都要把影片做成母带,然后找中影制作秘钥,再分发给全国各大院线和影院,等到电影上映时才能解锁下载秘钥。

    这就是中影的强大之处和资源优势,并且还能向全国数字影院额外收一笔代理费。

    数字放映改革早在90年就已经开始了,只是之前基础设施不完善,推动的慢。

    这就是国企,资源多,责任重,要推动行业发展!

    掌握数字放映也不是说中影能垄断,国家早在03年就禁止垄断了。

    所以这个时代也并不像后来资本渗透,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