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敕勒歌:两魏英雄传

关灯
护眼
第133章 高洋:霸主登基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杜弼等人都带在身边便于监视。

启程之前,高洋已经秘密派人把具体工作安排送到了杨愔手里。杨愔办事很靠谱,他见信之后立刻秘密开始干活,派太常卿邢子才去制定各种礼仪流程,把秘书监魏收关在小黑屋里撰写各种劝进文表,又把东魏的宗室诸王召集到邺城的北宫,除了襄城王元旭之外,其他人都软禁在东斋不让出来。为了麻痹众人,杨愔还专门安排朝廷再次给高洋加官进爵,改丞相为相国,在原来食邑十万户的基础上又加了十万户,统共二十万户,正式超过了高澄。

由于高洋行为非常低调,加上杨愔的各种配合,勋贵们都以为这次只是普通的觐见,谁都没太在意。

五月初七,高洋到达邺城,立刻下令召集民夫带着建筑工具在城南集合。

高隆之觉得有点儿不对劲,问高洋这是干什么。高洋勃然大怒:“我做事要跟你汇报?你是活腻了想被灭族不成?”高隆之吓得一缩脖子,不敢再问了。

一天之内,祭天用的高坛,登基用的法器全部准备完毕。

五月初八,司空潘乐、侍中张亮、黄门郎赵彦深等人突然接到圣旨,说皇帝元善见要找他们。这几个人还有点儿晕,不知道皇帝找他们有啥事儿。

其实元善见也不知道原因,因为这个圣旨是杨愔代他拟定的,杨愔只是跟他说几位大臣找他有要事相奏,没说具体内容。

众人进入昭阳殿,发现襄城王元旭也在场。元旭见人到齐了,也没墨迹,直接对元善见道:“五行递运,有始有终,齐王圣德钦明,天下归仰,臣等昧死上奏,希望陛下效法尧舜,把帝位禅让给齐王。”

潘乐等人蒙圈了,元旭的口气明显是代表大家要求元善见禅让,但这么大的事情也没提前跟我们商量啊。他们没搞清楚情况,也不敢乱说话。

而元善见一见这个局面,以为宗室亲王跟高家势力已经达成了一致意见,他倒也没过于意外,正色道:“这件事其实早就该办了,既然大家这样说,那我就退避好了。”

他顿了顿:“不过这是大事,需要准备诏书走个手续。”

身边的中书郎崔劼接过话头:“陛下放心,诏书已经准备好了。”他随即把在外面等着的杨愔叫了进来。

杨愔手里拿着写好的诏书让元善见过目,如果没问题的话直接签名就行。

元善见心说你们明显蓄谋已久,我还有啥可看的?他草草签了名字,之后问道:“退位之后我去哪里安身?”

杨愔道:“臣已经在北城给陛下准备好了住处。”

一切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元善见知道再磨蹭也没什么意义,他从龙椅上站起身,走出昭阳殿,发现一辆牛车已经在东阁下等候多时。

元善见没有直接上车,他转身对众人道:“我想最后跟六宫嫔妃道个别可以么?”

这时高隆之得知情况,也赶了过来,但事情明显已经无可挽回了。高隆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对元善见道:“现在天下还是皇上您的,何况六宫?您想去就去吧。”

于是元善见又步行回到内宫,跟嫔妃们洒泪相别,之后登上牛车,从万春门出了皇宫。

此时其他大臣们也都得到了通知,聚集在宫外向皇帝拜别。

元善见在牛车上跟众人挥了挥手,之后一路向北,到达杨愔为他准备好的新住所。这个宅子其实是司马子如原来在邺城的官邸,现在司马子如不在朝中为官,所以一直空着,整体条件还算不错。

元善见很配合,他安顿下来之后,立刻派人把玉玺印绶送给高洋。

五月初十,高洋在邺城南郊登坛祭天,正式即皇帝位,定国号为齐(史称北齐),改元天保,大赦天下。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