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从刘老板变成了更亲近的刘大哥。
“兄弟你说,只要我能办到的,绝不含糊!”
刘福贵热情地将他请进办公室。
陈峰将手中的木盒打开,露出了里面那只品相完好,图案精美的青花小碗。
“这是?”
刘福贵眼中也露出了一丝惊艳。
“前几天出海,收网的时候,意外带上来的旧物件。”
陈峰用早已编好的理由解释道:“我看这碗挺别致的,但自己又是个粗人,不懂这些。”
“就想请刘大哥你帮个忙,看能不能引荐县里权威的古董鉴定专家,帮我瞧瞧,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出海网到的?”
刘福贵拿起小碗,翻来覆去地看了几遍。
虽然看不出什么门道,但光凭这手感和精美的画工,他也觉得这东西不简单。
“没问题!这事包在我身上!”
他当即拍着胸脯答应了下来。
县里最权威的古董鉴定专家,姓黄。
是文化馆的退休老研究员,也是钱老领导的至交好友。
刘福贵费了些周折,终于约到了这位轻易不露面的黄老。
鉴定的地点,就在黄老的家里。
黄老头发花白,戴着一副老花镜,气质儒雅。
他从陈峰手里,接过那只青花小碗。
原本有些随意的表情,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他用手仔细地摩挲着碗的胎体和釉面。
又拿出放大镜,对着碗底的款识反复观察。
刘福贵和陈峰都屏住了呼吸,不敢出声打扰。
足足过了半个钟头,黄老才缓缓摘下老花镜。
他长长吐出了一口气,眼中是难以掩饰的激动。
“了不得啊!”
“小伙子,你这运气,真是逆天了!”
他将小碗放回桌上,宣布了他的鉴定结果。
“如果我没看错的话,这只碗是明代中期,景德镇民窑烧制的精品!”
“你看这青花的呈色,是典型的苏麻离青料,深入胎骨,有晕散的效果。”
“画工流畅写意,尤其是鲤鱼跃龙门的题材,寓意极好。在当时的民窑瓷器里,也属于上等之作。”
“虽是民窑,但品相如此完好,又是有吉祥寓意的精品,价值不菲啊!”
黄老感慨道。
得到权威的鉴定结果,陈峰的心,终于彻底放了下来。
“黄老,您看这只碗,大概值多少钱?”
刘福贵忍不住问道。
黄老沉吟片刻,伸出了五根手指。
“最少,也是这个数。”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