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小丫鬟的,你看,现在就只有两个婆子了,那个丫头就是考了两次都没过,给解雇了。后面去了成衣厂,不过后来听她说,她现在也考过了的,如果不考过,工资可是要低两级,每月差着一张大券呢!”红菱一本正经地道。
“那些婆子都考过了吗?”奶妈追问。
“三十五岁以上的可以放宽,你又没有三十五,那是一定要考的。”
奶妈点点头:“嗯,其实我挺喜欢念书认字的,就是每天晚上去夜校,容易犯困。”
朱郑氏此时问道:“招你进府的时候没问过你吗?你如果不识字的话,应该没可能招进来的。”
“问过的,还让我写了几个字,我家在罗店那边,年后地才并了过来,村里来人办了识字班,我才学了两个月,千字文考试能不能过,心里可真没底!”
郑小妹和她的丫鬟一直瞪大了眼睛听着,心里面满是惊讶和疑问,伶牙俐齿的两人此时却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感觉自己听到的都是梦话,如果是真的简直是天方夜谭。
马车一直走得很稳,也没有什么颠簸,此时却突然停了下来,车厢里一片惊呼,几个女子滚在了一起,等郑小妹从坐在对面的姐姐怀里爬起来,红菱的骂声已经响了起来。驾车的警卫连声抱歉,又抱怨道:“这小路口昨日还没有红绿灯,今天怎么就装上了!”
红菱的数落声仍在继续,郑小妹轻声问:“姐姐,什么是红绿灯?”
朱郑氏查看后,见女儿没什么事,甚至连醒都没醒,回道:“就是路上指挥车辆通行的机子,我也没见过,只听夫君说过。”
“就是那个吧,小姐你看!”坐在郑小妹身旁的丫鬟手指着前边,站直着身子叫道;
郑小妹也站了起来,透过车窗,可以看见在马车前方的路口有一个白色的亭子,亭子顶上有两个黑黑的圆筒,一个圆筒隐约透着红光,另一个是黑黑的。正午的日光很亮,那红光并不显眼,不过还是能分辨得出。
朱郑氏也站了起来,返身透过车窗也往前看,问道:“怎么只看到红色的,绿色的呢?”
已经跳下车辕的警卫声音传来:“二少奶奶,您别急,现在是红灯,等会儿拨过去就是绿色的灯了,你看亭子里那个交管,他要拉灯了!”
只见亭子里一个穿着黄白色的人影晃动,先是拉了一下绳子,过了一会儿又拉了一下另一根绳子,前面的两个圆筒一下有了变化,一块黑色的挡板从一个圆筒翻了过去,正好挡住了原来发着红光的圆筒,原来被遮挡的圆筒发出了绿色的光,警卫重新跳上了车辕,叫了一声:“都坐好了,我们要走了,驾,驾!”
马车慢慢的又走了起来,朱郑氏她们重新坐好,等马车经过那个亭子的时候,郑小妹从车窗看到亭子侧面也有两个圆筒,只是此时是亮着红色的灯光。她轻轻咦了一声,喃喃道:“怎么这个是红色的?”
坐在斜对面的红菱嘴快的很:“对呀,我们马车走的这条路现在是绿灯,那旁边的路一定是红灯呀,否则两边不就要撞在一起了?”
看着妹妹满脸的疑问,朱郑氏赶紧接口道:“妹妹,这其实很简单的。这两条路交叉的街口,如果两边都有车子过来,两边都不让的话,是不是要撞在一起了?结果就是谁也走不了。你说是不是?”
“那就谦让一下么。谁有急事,谁先走。”
“那如果两边都有急事呢?难道还要两边坐下来商量一下谁的事更急?你想想可能吗?
“那是不好办!我明白了,有了这红绿灯的机子,绿色灯的一边就可以走,而红色灯的那一边就只能等在路口,直到红灯变成绿灯才能走。这样两边就不会撞在一起了。”
“妹妹真是聪明,一点就透,你姐夫当时和我讲时,我还真没有明白,他还专门画了图,把这一套规则做了一番演示,我才明白的。”
郑小妹轻笑了一声,道:“姐姐说笑了,这么简单的事还要演示吗?姐夫肯定是逗你的吧!”
朱郑氏看了她一眼,问道:“那如果在刚才那个街口,我们要转到左面的路,该怎么走呢?如果往右转呢?”她身边的红菱满脸自豪地问对面的丫鬟道:“你能分清左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