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提升自己形象和地位的。
所以刚才见姐姐的婆婆她们要赶回去时,郑小妹悄悄在桌子下捏住了姐姐的手,用手指在姐姐的手心里写下了“商社”两字。姐姐果然心领神会,使她们留了下来。
马车里三主三仆坐在了一起,朱郑氏打发另一辆马车把奶妈和女儿先送回家去,关照他们到家后再去商社那条街上找她们,她心里盘算着,今天肯定要多买些东西给母亲和妹妹带回去,自己这辆马车已经坐满了人,到时候肯定装不下什么东西了。临上车之前,红菱拉住了她的袖子,凑到她耳边轻声道:“小姐,我刚才见到三少爷了,还有他的警卫,带着两个女人进了饭店。”
朱郑氏惊讶地看着红菱:“你看清楚了吗?什么样的女子?”
“肯定是外面带回来的,身上还披着棉袍子,就是外面工人们穿的那种大棉袍,我们这边的女子谁会穿那种袍子,难看死了。”
“两个?”
“对,两个,还有一个男孩子,束发很奇怪,不像是我们这里的人。”
“奇怪,三弟不回家里,来这里干嘛?”
“老寿管家带着他们上楼去了,大包小包的,看样子应该是住在这里。”
“哦,走,我们先上车去商社,这事你先别往外传,等我和夫君说了再说。”
“好的,小姐,您小心着点,踩稳了!”
马车缓缓出了饭店大院,郑小妹挑起了窗帘,指着对面碉堡一样的大楼问道:“姐,这‘中央银行’是什么地方?这房子建的真奇怪。”
对面的朱郑氏此时心里还在盘算着丫鬟刚才讲的事情,没有做出回答。门口的红菱赶紧插话道:“二小姐,那是存钱发布券的地方,小姐,是不是呀?”
朱郑氏回过神来:“对对,就像外面的银号钱庄,我们这里叫银行。”
郑小妹哦了一声:“这房子灰灰的,真难看!”
朱郑氏笑道:“是不好看,不过听你姐夫说,那是为了要防止有人来抢钱,房子才造成那样的,坏人都不敢来抢了。”
“嗯,看上去是很凶的。你看,还有人在门口守着,也好凶的样子。”
朱寿匆匆赶回了包房,房间里的残席已经撤走,三人正喝茶聊天,见朱寿进门,顾掌柜首先开口道:“寿头,我们正好聊起,刚才那位是二少爷还是三少爷?我也很久没见过他们了,分不出来。”
朱寿没有搭理他,拉了把椅子坐下,接过了侍女端上的茶碗,喝了一口:“两位掌柜,这一圈看下来怎么样?有没有兴趣做这饭店的生意?”
顾钱两人相视一眼,钱掌柜两眼放光道:“你就别卖关子了,赶紧说来听听。”
朱寿看向谢掌柜,抬手做了个请的手势,谢掌柜点头道:“两位大掌柜,我们东家打算按照我们这家大饭店的标准,在各大商埠开设分号,当前先定在北方的天津卫和海州港,南边的泉州港和濠镜澳,寿管家考虑到和两位的交情,求东家让你们两家入股,你们应该知道,我们这里自己的产业可是从来没有让别家入股的先例,即便是福建的郑家提出来也给我们少主弹了回去。寿管家为了这事可没少为你们两家说好话,这样的机会可是不可能再有的哟。”
朱寿笑眯眯的看着两人:“怎么样,这样的条件和你们在地价上多个一成两成相比如何?可不可以回去给你们的东家交差了?”
“那这份子怎么算?”顾掌柜问道;
“我们六,你们四,至于你们之间怎么分,你们自己商量,无非是总体各占两成,或者根据不同的分号,逐一而定。”
“这建造周期需要多久呢?”钱掌柜问道;
谢掌柜笑了笑:“我们这家店的前楼从开始动工到开业用了大约半年时间,我是从头开始经手的,现在的后楼从开工到现在只有三个月,估计还有一个月就可以迎客了。我们打算每个分号也都按照这里的模式,把地先拿下来,先造前楼,等客房入住九成以上了,再动后楼。”
“这地总共有多大?”
“也就十五亩吧,院子什么都包括了。”
“这如果是在城里,地价也不便宜!”
“我们打算是找临近港口的地方,便于商贾的往来。”
“顺天府也不在城里吗?那边城外可不怎么太平。”
“地方还在找,现在这乱世,地价最是便宜,都想把地换成黄金白银,你们说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