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拉面馆之后,我转头问董胖子。
“你小子,刚才在故意吓付瘸子吧?”
董胖子说:“要不然呢?像他这种跑江湖的角色,手里没点血才不正常,你是没看到,这货听到自己有冤亲债主附身,那条不动的瘸腿都抖了好几下。”
我再问:“符纸起火呢?别告诉我你真有这本事!”
董胖子嘿嘿一笑。
“鸡毛本事!咱们家那个彩门小姑娘,这种纸条起火的手段,对她来讲简直不要太小儿科!”
“我为了骗人,之前特意给了小瑶一沓符,让她在上面弄一点简单易行能蒙骗人的手段,她给我制了搓揉几下就能起火的符,道爷用这玩意儿,吓得姘头钻了我好几次被窝,哈哈哈!”
我:“……”
翌日大早。
我们按三叔公纸条的交待,来到了三河菜场,那里已经有一辆SUV停着了,改装了的北汽212,门一拉开,钥匙就手套箱。
后备箱里有几个包裹,各种下墓工具都已经齐备,而且全是最先进的。
我不得不佩服廖家的实力,夹喇嘛、调度车辆、准备工具,一气呵成,几乎无缝衔接。
除了团队成员,我们甚至都不需要跟其他外人多说一句话。
当天蓝允儿没有穿民族盛装,反而换上了一套旅行服,身上的首饰也全收拾了起来,倒显得格外清爽干练。
董胖子瞅了她几眼。
“蓝姑娘,你今天装扮挺得体啊!”
蓝允儿依然一副云淡风轻的神情,简单解释了一句。
“昨天是我家族的祭祀日,人即便在外,也得穿盛装。”
上车的时候,我考虑她一个姑娘家,免得在后排拥挤不方便,便让她坐副驾驶,老秦却对我们说:“后排不挤的,我蹲后备箱。”
我问:“啥玩意儿?蹲后备箱?”
老秦有一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我习惯蹲着,坐着反而不舒服。”
我们决定尊重个人习惯。
董胖子开车,付瘸子坐副驾驶,蓝允儿与我坐在后排,老秦在后备箱蹲着。
一行人往河湟地区奔去。
河湟地区位于黄河与湟水的交汇地带,北倚祁连山支脉拉脊山、南邻积石山,历史上为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交界之处。
这里是古羌文明的摇篮,见证着鲜卑王国的兴衰,刻有吐蕃王朝的印记,融合中原文化的血脉,各种王侯大墓、古城遗迹,深埋于茫茫大山,暗藏于百里沟壑,潜隐于漫长河谷。
以前,不少人将寻找古代文化的目光聚焦在塔克拉马干、滇西、中原腹地、南方诸省,但随着七十年代柳湾遗址清理出一千七百多座墓葬,三万七千多件文物,彩陶王国赫然呈现,大家才重新审视起河湟地区这个小众且璀璨的宝藏地带。
从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诸多探险家、盗墓贼、考古工作者进入该地区。
附近不少村民,平时农忙,闲时给他们当向导,赚一点外快。
老秦便属于其中的一员,他平时以采药材为业,遇见有活儿便给人当向导。
按他的话来说,对河湟地区附近的深山、溪流、沟壑,比自己身上有几颗痣还要清楚。
为此,老秦对我们这种人见怪不怪,也从不多嘴。
汽车在省道、县道、乡道交叉前行,有时又行驶在山间崎岖的泥路上。
蓝允儿是一个冰美人,大部分时间都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
我同她坐在一起,不敢靠太近,生怕她身上那条色彩斑斓的小蛇会咬我一口。
付瘸子一直在喝酒,一口又一口,似乎铜壶里的酒永远喝不完。
老秦在后备箱蹲着,有时蹲累了,会在装工具的包裹上靠一靠。
一天半之后,众人来到了一个叫崇旺的小镇。
老秦手指着前面的大山。
“到了崇旺,车就开不了了。我们要步行翻过前面的大山,一天后会到达丛林深处的大鸹岭,那里有一群山人,再穿过抚溪河谷,才能进入这次目的地河湟沟壑地带,大家要在这里补充好食物。”
董胖子铜锣眼瞪老大。
“丛林深处的山人?”
老秦点了点头。
“对!一个原始村落,大概四五十号人,极少与外人接触,他们有很多禁忌。到了那里,我会再提醒大家。”
董胖子又问:“现在还有原始村落,哪个民族的?”
只要涉及到向导领域内之事,老秦的嘴皮子就利索许多,向我们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