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尔等众阿哥,或随朕出征,奋勇杀敌,或留守京畿,辅佐太子,皆是有功。”
康熙声音洪亮,带着帝王的威仪,
“朕向来赏罚分明,着……”
大阿哥胤禔封为直郡王,三阿哥胤祉封为贝勒,四阿哥封贝子,五阿哥胤祺、七阿哥胤佑皆封为贝勒,八阿哥封为贝子,
而轮到在理藩院历练、并未随驾的老九和老十时,
康熙特意顿了顿,目光在两人身上停留片刻,
“胤禟、胤?,你二人在理藩院办差用心,于蒙古事务上颇有建树,朕心甚慰,胤禟封为贝子,胤?……”
他看了一眼温僖贵妃曾经坐过的方向,语气微沉,
“封为敦郡王。”
敦郡王!
此封一出,席间不少人都暗自吸了口气,
老十的爵位,竟与立有军功的老大同级,仅次于太子!
其出身之显赫,圣心之眷顾,可见一斑,
老九的贝子爵位虽不及老十,但以他的年纪和未曾随驾的经历,得封贝子,已是超擢,显然是打理藩院事务得了康熙青眼,
老四、老八这两个倒是仅仅只得封贝子,就很值得考量了。
同样是贝子,放在老九身上是超擢的恩赏,放在他们身上,却无异于一道无声的鞭笞,
他们二人是康熙亲口留下辅佐太子的,地位本该特殊,
可如今,出征的兄弟封郡王、贝勒,留守未犯错的兄弟也得封郡王、贝子,
唯独他们,与老九同级,甚至某种意义上还不如,
毕竟,老九是进取所得,他们则更像是惩戒后的勉强施恩。
无数道目光,带着探究、怜悯、乃至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齐刷刷地落在了胤禛和胤禩身上。
纵使胤禛性子沉稳内敛,此刻脸色也不由自主地白了一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