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也是最震撼的。
奉天殿前,之前那些还在为征倭耗费国力而争吵的文官,此刻全都成了哑巴。
他们看着天幕上那恐怖的疆域,看着那百分之六十的经济占比,只觉得自己的那点算计,简直可笑得像个孩童。
在这样的国力面前,征伐一个区区千万人口的岛国,算得了什么?
那不是穷兵黩武。
那是巨龙,碾死了一只蚂蚁!
朱元璋也麻了。
他呆呆地坐在龙椅上,看着那张将唐、元两朝疆域优势合并,又叠加上了无敌海上霸权的地图,脑子里一片空白。
自豪吗?
当然自豪!这是他老朱家的江山!
可更多的,是一种无法言喻的复杂情绪。
他辛辛苦苦一辈子,也才打下六百万平方公里的地盘。
结果到了他那个逆子三代手里,在那个叫木正居的鬼相辅佐下,直接翻了三四倍?!
朱元璋感觉自己辛苦盖了一辈子的茅草屋,到了儿子手里,直接给原地起了一座九重天宫!
这找谁说理去?
就在此时,天幕上,最后一行总结性的文字,缓缓浮现。
【值得一提的是,永乐大帝与他的子孙三代,皆是好战之君,常年御驾亲征。】
【整个大明帝国的经济运转、内政外交、制度建设、后勤补给、官员调动、律法修订……几乎全都压在了首辅木正居一人身上。】
【尤其是在永乐年间的木正居,又被后世笑称为常务副皇帝。
永乐大帝朱棣,则被称为木正居亲自册封的“征东、征西,征南、征北大将军”。】
【三代帝王在外面干仗,木正居在家里给他们擦屁股!】
【前线要钱粮?木正居给!】
【前线要军械?木正居给!】
【前线要兵员?木正居还给!】
【皇帝不在家,朝廷谁说了算?木正居说了算!】
【这就是史上最强打工仔的真实写照!】
【一个人,扛起了两京一十六省!】
“这……”户部尚书浑身一颤,手指下意识地开始飞快掐算。
三代帝王常年亲征,意味着三代无休无止的战争,那钱粮调拨、军械转运、兵员补充、抚恤赏赐……简直是天文数字!
再加上十六个行省的日常政务,黄河大运河的维护,各地灾年的赈济……
这所有的担子,都压在一个人身上?还是大几十年?!
户部尚书算到最后,只觉得头皮发麻,两眼发黑。
这他娘的不是人!是神!不,是鬼!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