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的时间,如白驹过隙。
对于炎黄共和国的普通民众而言,这两个月是矛盾而割裂的。
一方面,是官方报纸上连篇累牍的捷报:共和国的无敌舰队继征服朝和国之后,又在遥远的西方,发现了一片全新的、富饶的大陆。总统阁下高瞻远瞩,正以前所未有的魄力,为共和国开疆拓土,建立一个日不落的伟大帝国。
而另一方面,是坊间流传的、愈演愈烈的风言风语。
海州港,这座共和国工业心脏的跳动从未如此急促。
巨大的龙门吊昼夜不息,将一箱箱弹药、一门门火炮、以及无数面容年轻而狂热的士兵,装进一艘艘灰色涂装的大型运输舰的腹中。
船坞里,更多的“开拓者”级巡洋舰正在加紧赶工,钢铁的骨架在无数焊枪迸射的火花中,被赋予狰狞的形状。
舰队如流水的兵员一般,一批接着一批,驶离港口,消失在茫茫的深蓝之中。
它们带走了共和国最精锐的士兵,最先进的武器,以及国库中堆积如山的黄金与物资。
然而,它们带回来的,却少得可怜。
战争的收益微乎其微。
朝和国,那片被战火蹂躏的岛屿,在庞万里将军铁血的“肃清”政策下,变成了一座巨大的人间地狱。
死亡的数字每日都在攀升,但这座地狱除了吞噬共和国的弹药与粮食,并没有产出任何有价值的东西。
反抗的火焰从未熄灭,游击队、暗杀、暴动……庞万里的三十万大军深陷治安战的泥潭,非但无法进行有效的生产,反而需要国内持续不断地输血。
而那片被命名为“欧罗巴”的新大陆,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姚青的远征舰队虽然凭借着代差优势,在战争初期摧枯拉朽般地摧毁了当地土著王国的海军,并成功在“里斯本”港建立了殖民据点。
但他们很快发现,这块大陆的复杂程度,远超他们的想象。
林立的王国,错综复杂的宗教势力,以及那深入骨髓的、对“异教徒”的仇恨,使得任何形式的“合作”都变得不可能。
共和国的士兵们,面对的是另一场全民皆兵的战争。
他们每占领一座城镇,都需要留下一支部队进行镇压。
广袤的土地被分割得支离破碎,后勤补给线被拉得无比漫长,疾病与无休止的骚扰,正不断蚕食着远征军的生命与士气。
战争,成了一个不断吞噬金钱与人命的无底洞。
京城之中,早已暗流汹涌。
代总统孔云辉与陆军总司令刘相志,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他们操纵着京城的舆论,将自己塑造成和平与理性的代表,而将远在海州的沐瑶,描绘成一个沉溺于杀戮与征服的战争狂人。
《京城时报》的头版头条,用触目惊心的标题质问着:“总统的荣耀,谁的枯骨?——我们真的需要一场看不到尽头的战争吗?”
文章用极其煽情的笔调,描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