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锦衣玉令

关灯
护眼
第237章 疑惑不安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并将自己的疑惑告诉他。

“微臣查过,除了这本《锦衣春灯》,其余几本画册皆出自坊刻或私刻……”

他将《锦衣春灯》翻出来,将纸张迎着光,看了片刻,放在最上面,示意皇帝观看。

“从纸质到印刷,锦衣春灯都像极了官刻。”

“官刻?”

光启帝目光微冷,大为诧异。

大晏的书籍刻印共有三个途径:官刻、私刻、坊刻。

坊刻一般是民间书商为盈利而刻书印刷,多为市井书册画册,私刻是士人乡绅寺院道馆家族宗祠等个人刻书。

只要有钱,坊刻和私刻人人可为,范围极大,牵涉的人很多,不容易查找。

而官刻却是不同。

内府、中丨央与地方官府刻书,统称为官刻,不论是哪一级官刻,多为蒙学经史子集等各类综合类书目,但无论如何,官刻绝对不会出现《锦衣春灯》这种淫丨秽书画册子。

二人聊了片刻,等小椿子端了汤药进来,赵胤看光启帝服药,便起身告辞。

临走,他带走《锦衣春灯》和那几本画册。

光启帝看他如此,咳得笑出来。

“无乩,朕是不是要给你指个婚配了?”

赵胤拱手:“多谢陛下美意,臣尚无打算。”

光启帝叹息,看他的目光里有浓重的阴影,“道常师尊已圆寂多年,他的话,你不必放在心上。”

赵胤沉默。

光启帝又道:“堂堂大都督,即便不能娶妻纳妾,随侍女子也当有几个。

否则,这漫长光阴当如何打发?纵是朕能赐你荣华富贵,谁又与你共享富贵?”

看到皇帝眼里浮起的复杂光芒,赵胤抿了抿嘴,终是没有说什么,“陛下保重龙体,便是微臣之福,天下万民之福。”

光启帝长叹。

没有再劝。

他是天子,九五之尊,却有太多无能为力之事。

对赵胤,他常觉亏欠,可禅师戒言、先帝叮嘱,又不能不遵。

赵胤走出殿门,还能听到皇帝的咳嗽声。

他皱了皱眉,迈过门槛儿,冷不丁一个人影就冲了上来,径直撞入他的怀里,紧紧抱住他。

“阿胤叔。

我等了你许久。”

小家伙双手冷得像冰块一样,直往他怀里钻。

赵胤握在掌心,不悦地问:“殿下为何在此?”

“都说了是等你咯。”

赵云圳抬起头看他,双眼仿佛闪烁着星星,小狗似的巴巴看着他,“东宫不好玩,我想跟你回府。”

“不行!”

赵胤想也不想就拒绝。

赵云圳嘟起了嘴巴,愁眉苦脸地嗔他。

“耍赖!

不是讲好的吗?等你凯旋回京,我就跟你去无乩馆。”

略低头,他说得委委屈屈,“我还没有见到我的小媳妇呢。”

赵胤黑了脸,“谁是你小媳妇?哪里学来的胡言乱语。”

赵云圳吐了吐舌头,不敢再玩笑了。

“我想去看阿拾。

噫,阿胤叔,你怀里是什么书?我看看……”

赵胤脸色微僵,飞快地按住书册,冷脸看他。

“军机秘要,岂能随意观看。”

“噢。”

赵云圳不是完全没有规矩的孩子,一听这话,垂下手来,不再去抢他的书了,但还是固执。

“那我要跟你去。”

赵胤还没开口,背后就传来脚步声。

他回头,看到李明昌。

他恭顺地给太子请过安,笑吟吟地道:“陛下说,太子殿下惦记大都督许久,许他出宫自在些日子,但不可胡搅蛮缠,要听话,跟着大都督好好习武学文。”

赵云圳满脸喜色,对着殿门跪下,磕了个头。

“儿臣叩谢父皇,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殿内传来重重的咳嗽声。

赵云圳小眉头揪起,又有点忧心。

“李公公,父皇为什么还没有好起来?”

李公公叹气,“陛下久思成疾,难以根治。

太医说近来有些起色了,殿下别怕,会好起来的。”

赵云圳想了想道:“那我不出宫了,留下来陪父皇吧。”

李公公笑了起来,“殿下当真是长大懂事了。

不过,有殿下在跟前,陛下更易劳神……”

不就是说他添乱么?

赵云圳瘪瘪嘴,哼声不语。

李公公笑着抬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