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还珠:虐完我,我夏紫薇又回来了

关灯
护眼
第200章 补偿与盟约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觑,惊骇不已。

福伦家的儿子竟如此胆大包天!

这简直是把天捅了个窟窿!

“众卿家,事已至此,问责福家是后话。当务之急,是如何安抚塞娅公主,弥补吐蕃,确保和亲之事顺利进行,维系两国邦交。”乾隆沉声道,目光扫过众人,“都说说看,有何良策?”

理藩院尚书率先开口:“皇上,塞娅公主受此大辱,虽明言不再追究,但我大清若无所表示,恐寒了吐蕃土司之心。依臣之见,除了严惩福家,在和亲嫁妆上,需得大幅增加,以示诚意。”

户部尚书眉头紧锁:“增加嫁妆自是应当,但额度需有考量。近年来国库虽有好转,但西北用兵,各地水利,开销甚大……”

和珅眼珠一转,上前一步,脸上堆着恭敬的笑容:“皇上,各位大人,臣以为,单单增加金银绢帛等嫁妆,虽显丰厚,却未必能直击要害,彰显我大清最大的诚意和实力。”

乾隆看向他:“哦?和珅,你有何高见?”

和珅躬身道:“皇上圣明!臣以为,吐蕃地处高原,物产不及中原丰饶,土司和公主最看重的,或许并非金银,而是能切实改善吐蕃民生、增强吐蕃实力的东西。比如……水泥、玻璃,还有那去污强效的肥皂!”

他顿了顿,观察了一下乾隆的神色,继续道:“皇上可还记得,巴勒奔土司从进京就开始询问水泥,这东西用于铺路筑城,坚固无比;玻璃用于窗户,透亮保暖;肥皂清洁去污,利于卫生。此三物,在京城已是供不应求,若能供给吐蕃,岂不是比千万金银更显诚意,土司也会觉得我们诚意满满?”

乾隆眼中闪过一丝亮光,这确实是个好思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直接将大清最新的“科技成果”分享给吐蕃,既能展示大国气度,又能切实帮助吐蕃发展,这比单纯的财物补偿意义深远得多。

“和珅所言,甚合朕意!”乾隆点头,“只是,这方子乃我大清机密,轻易授予,恐有不妥。”

和珅早就想好了说辞,笑道:“皇上考虑的是。臣有一策,可两全其美。我方可不直接给予方子,而是在吐蕃设置一‘大清-吐蕃友好制造司’,由我大清派遣工匠携带部分关键原料(如制作水泥的石膏、制作玻璃的纯碱等)前往,负责生产水泥、玻璃,优先供应吐蕃王室和官方建设所需。同时,我方可以‘招商竞拍’的方式,将水泥和玻璃的制作方子,拍卖作价卖给吐蕃当地有实力的富商,允许他们在吐蕃境内设厂生产,我朝收取一定的专利费用并提供技术指导。如此,既保证了核心技术的部分掌控,又能迅速帮助吐蕃推广这些利民之物,更能通过商业合作,加深两国联系,可谓一举多得!”

和珅此计,可谓老谋深算。设置制造司,保证了清廷对关键环节和高端产品的控制;竞拍方子,则能快速回收一部分“技术转让费”,并利用吐蕃本地商人的力量迅速推广,避免清廷过多投入。

更重要的是,这能将大清的影响力,通过经济和技术的方式,深深植入吐蕃。

乾隆越听越觉得可行,其他几位大臣也纷纷点头,认为此计既能最大限度表达诚意,又能维护大清利益,是眼下最好的解决办法。

“好!就按和珅说的办!”乾隆拍板决定,“具体章程,由理藩院会同户部、工部详细拟定。在和亲原有嫁妆基础上,水泥、肥皂玻璃等物的首批供应量,再增加两成!务必让巴勒奔土司看到我大清的诚意!”

“嗻!”众臣领命。

乾隆又补充道:“另外,传朕旨意,福尔康罪大恶极,施以宫刑后,贬为辛者库贱奴,非死不得出!福伦教子无方,纵子行凶,革去大学士及一切职务,锁拿下狱,交三司会审!福家抄没家产,男丁流放宁古塔,女眷没入辛者库!福尔泰……念其末路悔悟,未酿大祸,革职,重责八十廷杖后,拘押候审,视其伤情再行发落!”他对福家的处置,可谓是雷霆万钧,毫不留情。

一场惊心动魄的风波,暂时以乾隆果断的政治手腕和丰厚的补偿方案暂告段落。

第二天,详细的补偿条款和设置制造司、竞拍方子的方案便初步拟定,只待塞娅公主伤情稳定后,由乾隆亲自向巴勒奔土司说明。

至于在牢狱中煎熬的尔泰,以及即将面临灭顶之灾的福家,他们的命运,已然变得无足轻重。

没有前世紫薇、小燕子和令妃在皇上眼前的举荐,福家的地位可谓是一落千丈。

五阿哥知道御花园发生的事情,吓得都颤抖了起来,走之前皇阿玛还吩咐我让他好生照看,他太相信福家这两兄弟了,转身一走就出现这样的事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