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逐王

关灯
护眼
第47章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家都爱吃,也特意带我去吃。”

燕思空脸上漾起笑意:“是啊,我少时闲来无事,还特意去找张瞎子学了两手,倒也能仿出几分味道,就已经色香味俱全了。”

“我不太记得味道,只记得特别鲜香美味。”

封野几口就把包子吃进了肚子里,“也许有一日,还能去回味一下。”

燕思空面上闪过一丝黯然:“恐怕,早已经不在了吧。”

封野忙岔开话头:“还有吗,这几个根本不够我吃。”

“尽管吃,后厨还多着呢。”

---

用过早膳,封野要给阿力请好的大夫,被燕思空拒绝了,又要燕思空去他府上,也被拒绝了,倒是答应他明日陪他去春雨楼听曲儿。

封野在京的那两三日,俩人几乎天天会面。

渐渐地,很多人也都知道他们交好,但燕思空也不冷落诸如周觅星、梁随等友人,交际甚广,如此一来,外人只当他爱结交公子名士,不会以为他和封野的关系格外密切。

封野回景山大营后,阿力也回来了。

见他面色平静,神情笃定,燕思空知道任务顺利完成了,但他并不能松上一口气,因为一场风雨才刚刚开始。

昭武帝的寿诞过去月余,京城入秋了。

景山之上,层林渐染,叠翠流金,橙黄朱绿布满山头,季节交替所产生的缤纷之美令人叹息,封野邀他去凌舞山庄赏秋。

燕思空原本已经答应,可就在成行的前一天,他接到了等待已久的消息。

那日,他惯常去到翰林院,却被一脸深沉的颜子廉叫进了屋内,屋内,沈鹤轩早已侍在一旁,神情凝重。

燕思空意识到了什么,不动声色道:“老师,可有吩咐?”

颜子廉目光犀利地看着他:“新编史十一卷是何人执笔?”

燕思空略一思忖:“刘钊林。”

“复核,三核分别是谁。”

“复核是学生,三核是……”

燕思空看了沈鹤轩一眼。

此次修史,由王生声主持,他选了博古通今的文渊阁大学士霍礼作为统筹,霍礼将翰林们分为四组,新晋翰林的一组,由沈鹤轩领头。

霍礼来决定新编史的筋骨,以及每组负责的年份,翰林们来填充血肉。

实际起到关键审核作用的,是燕思空等人,他们会交叉审核别人、别组的内容,沈鹤轩一个人不可能看那么多书卷,只做抽检。

但是,一旦内容出了问题,从上至下一个也不能免责。

沈鹤轩沉声道:“老师,蔡大人的疏奏,可否给学生一阅?”

燕思空急道:“老师,出什么事了?”

“这是庆阳巡按御史蔡中繁的奏折,今日刚刚送到阁中,本来今日就该呈交御前,但我压下来了,不过也只能压上一日,你们自己看吧。”

颜子廉把一封疏奏扔给了他们。

燕思空摊开疏奏,沈鹤轩也凑了过来,一目十行的读了下来,俩人的面色都变了。

“这……”

沈鹤轩额上冒出了细汗,他跪在了地上,脸色青灰,“学生失职了。”

那封疏奏是蔡中繁批判新编史十一卷出现重大错误,将昭武写成了“武昭”

,居心叵测,虽然这封奏折并非弹劾奏折,但矛头直指王生声,已经非常犀利。

世人皆知,武昭意指汉武、汉昭二帝。

原本汉武帝英明神武,也算千古一帝,但他穷兵黩武,使得征战连年,民不聊生,是个褒贬不一的帝王,偏偏写错的那一处,刚好是昭武帝放弃辽北七州的时段,文中大肆吹嘘昭武帝止戈为武、垂衣而治,为天下太平、苍生喜乐而做出高瞻远瞩的策略,跟兵马强盛、开疆扩土的汉武帝呈天壤之别,此处出错,岂不是在讽刺昭武帝软弱?

至于汉昭帝,那是个短命皇帝,偏偏他与昭武帝即位时年纪相仿,均是八岁,在蔡中繁杀气肆意的笔杆之下,就变成了有诅咒之嫌。

区区颠倒二字,竟被如此借题发挥,这封疏奏之阴毒,令人寒毛倒竖。

燕思空也跟着跪了下来:“老师,这……这仅仅是笔误啊,就是给刘钊林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存心写错啊。”

颜子廉狠狠拍案:“写错就是写错,还有你们,没有核出错漏,还找什么借口!”

俩人俯地,大气也不敢喘。

燕思空的嘴角,轻轻牵出了一个没有人看得见的浅笑。

沉默良久,颜子廉才道:“蔡中繁跟王生声私怨极深,他原本是吏部功考司主事,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