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哑舍(全集)

关灯
护眼
第39章 铜权衡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所以称呼大公子为殿下。

只有内侍们才会遵循旧制,现在在这个帝国之中,可以尊称为公子的人已经变得极少,因为始皇帝已经扫平了六国,现在只有他的儿子才能被尊称为公子。

“孙朔见过大公子。”

孙朔一转过身,便看到扶苏盘膝坐在案几后面埋首苦读,身旁的青玉五枝镫雁足灯烧得很旺,映得他的脸容越发温和,在他的轮廓上笼罩出一层明黄色的光晕,显得贵气逼人。

孙朔只看了一眼就收回了目光,自然在他的心里,大公子再好看,也比不过他亲手养大的小公子。

他看那案几上堆得满满的书简,就知道大公子肯定有要事在忙,也并不多言语。

从袖筒里取出要归还的书简交予一旁的少年,低垂着头笑道:“大人,这篇《金布律》小公子已经看完了。”

这话却引得在案几后沉思的扶苏回过神,他放下手中的书简,意外地轻笑道:“咦?亥儿已经看到《金布律》了?真是不错。”

孙朔与有荣焉,连忙低头禀报道:“小公子曾与臣说,《金布律》十五条中‘官府受钱者,千钱一畚,以丞、令印印,钱善不善,杂实之’这一条最好。”

身旁的少年呵呵一笑道:“哦?他说好?这条好在哪里?”

孙朔背后一层冷汗,他只是随口一承,哪里知道这一条好在哪里。

胡亥念书也不会找他讨论,他只是在听着他私下唠叨的时候,死记硬背下来的。

说起来,比起几年前他大字都不识几个,现在却能时不时拽出几句秦律,倒是长进了不少。

好在一向温柔的大公子为他解了围,岔开话题笑问道:“这次要借什么书?”

孙朔早就等着他这句话呢,连忙道:“听小公子讲,这次想要看《置吏律》。”

这回说话的并不是扶苏,而是一旁的少年,扶苏书房的书简他要比扶苏还熟。

只是思索了片刻功夫,那少年便轻讶了一声道:“《置吏律》前几天被吾拿到暖阁中去了,此处并无。”

孙朔了然,想来这些天暖阁里的那些大人物们讨论的就是有关于《置吏律》的政事,自家小公子听得不太懂,自然琢磨着要看看。

他一听这里并没有的这话,低垂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失望,但口中却依旧充满着感激之意地说道:“那真是打扰大公子了,随意再拿一卷书简借与臣下便可。”

那边的少年一听这话,便打算当真随手递给他一卷书简,可是大公子扶苏却轻笑道:“说到那《置吏律》,吾倒是有印象,就在暖阁左手第三个书堆最上面,吾今天刚翻过,应该还没有动地方。

毕之,汝去取来吧。”

孙朔心下感动,知道大公子肯定知晓胡亥在暖阁外站岗的举动,也知道他要借《置吏律》的缘由。

可是他倒真不敢劳烦一旁的少年,算起来对方可是上卿大人呢!

所以他连忙把头弯得更低地说道:“不用劳烦大人,若是方便,臣自去取来便可。”

那少年估计也是没想替他跑一趟,毕竟从这里到暖阁还是有一段距离的,秋夜风凉露重,更是不愿出屋一步。

只见那少年从腰间解下一把钥匙交给他,叮嘱他不要乱翻东西,若是遇到人,就说是大公子让他去取书的。

孙朔一一记下,其实这种事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了,之前也有过胡亥指名要借的书简就在暖阁之中的时候。

毕竟胡亥少爷没有人教导,只能听他们议政,自然就对他们谈话间用到的律法感兴趣,然后就会发生这样的借书反而要到暖阁中去取的事件。

再者扶苏的书简很多都是从他的书房中到暖阁之中搬来搬去的,搬书简可是个力气活,他也没少被顺路叫去做苦力。

毕竟他们这些被认为不识字的内侍,是很可靠的苦力。

接过暖阁的钥匙,孙朔便告退,趁着夜深便一路往暖阁而去。

夜色深重,但对于他这种在这里生活了十多年的内侍来说,只有月色便足以看清路途,不一会儿便来到了暖阁之外。

透过窗户,可以看得到暖阁内散发着幽幽的蓝光。

因为怕油烟呛人,还有怕失火会烧掉重要的政事书简,所以暖阁之中的照明并不是用的油灯,而是夜明珠。

孙朔绕到暖阁正门,正要掏出钥匙开锁,却发现门锁并没有在门闩之上。

孙朔一时间愣住了,就他所知,暖阁的钥匙只有始皇帝、大公子扶苏和符玺令事赵高三人有。

大公子扶苏的那串钥匙现在就在他手中,那么暖阁之中不管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