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切从鹿妖开始

关灯
护眼
第一章 故友相见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红狐趴在先生的肩头,望着两边不断倒退的光景,又有春风拂面而来,吹动它的毛发。

它能感觉到,先生的心情很好。

似乎因为这外面的一切。

很久没瞧见先生有这样的好心情了。

或许,先生一直想出来看看吧。

“先生,我们去哪?”

“先逛逛这大乾吧。”

“大乾?”

“对。”

“什么是大乾啊先生。”

“先生……”

乡野小道之上,红狐与儒衣先生一问一答之间。

逐渐背离身后的万里重山。

…………

城隍庙的香客不少,逢春又遭了一场大雨,故而来此祈祷的香客便更多了。

烧香、叩拜、求签、还愿……

春来赛会盼清明,更兼秋始冬初候,男女烧香问死生,祈求消灾解厄,趋吉避凶。

城隍庙宇中升起袅袅香火,檀木清香入鼻,使人心定。

身着儒衣的先生略过数位香客,迈步走进了城隍庙中。

眼前蒲团之上正有人跪地祈求。

其人心诚叩首,三拜之下,再将手中香烛插入香炉之中,望来日可来还愿。

儒衣先生站在后方,抬眼看向了上方威武的城隍像。

偏殿出走出一位老妪,见那儒衣先生趴着一只红狐,心中有好奇,走上前问道:“小居士可是来求愿的?”

“哦…嗯。”

陈九回过神来,问道:“老人家可是守庙之人?”

“正是。”

老妪答道。

“老人家再此守了多久了?”

老妪伛偻着,沉思片刻后,却是摇头说道:“也有些年头了,十几年吧,年纪大了记不清咯。”

陈九恍然点头,暗叹岁月磨人,还是莫再与老者谈论岁月为好,转而问道:“不知香烛何价?”

老妪开口说道:“求愿在心诚,恭敬于事,方得灵验,三炷香凡香即可。”

“老人家说得是,那便拿上三支香烛吧。”

陈九所剩最后的几个铜板拿了出来,这还是上次从老城隍那拿来的,如今全都落入了功德箱中,成了香火钱。

老妇走时还回望着一眼儒衣先的肩头的红狐,倒也没有害怕,反倒是觉得那红狐有些讨喜。

狐九回头看了一眼那老妪,但四下皆有人在,便收回了开口说话的心思,抬起头看向城隍像。

它总觉得这城隍像有些眼熟。

陈九手持香烛,抬起头望向了城隍像,却是在犹豫要不要点香烛。

人祈鬼神心诚可灵,可他是妖啊,本就不该踏入这城隍庙中。

‘应该,不会有事吧……’

陈九上前,以烛火点燃了香烛,立于庙中。

香烛之上升起青烟,儒衣先生持香烛在手,俯身拜下。

“嗡…嗡……”

拜至一半,城隍像却忽然颤抖了起来。

城隍像的眼眸似有金光而起,对堂下陈九怒目而视。

陈九眉头一皱,抬起手来,挡去了那香火金光。

熄灭了手中香烛,震动的城隍像这才平静下来,陈九喃喃道:“果然拜不得。”

城隍像震动,顿时在香客之中引起了乱象。

在香客眼中,也只能看到城隍像颤动,而那道金光却不是他们看的见的。

但仍有人抬头惊呼。

“城隍老爷显灵了!”

“城隍老爷保佑……”

香客们皆是跪地叩拜,以求心愿。

陈九也没想到反应会这么大,还好是香客见不到这金光,只当是城隍显灵,不然免不得闹出不小的动静。

他也不好再留在此地,就要离去。

然而,陈九刚走出大殿,便有一位日巡游迎面而来,拦住了他。

日巡游见了陈九,连忙拱手道:“酒安坊城隍下辖日巡游,见过陈先生。”

陈九也没见过这位日巡游,想来是老城隍知道他已经来了。

“陈先生,城隍大人有请,还请先生随我来。”

“请。”

日巡游带着陈九走进了城隍庙中,领着他来到了一处偏殿。

将陈九带到之后,日巡游便离去了。

偏殿中四下无人,却楹联之下忽的显露出一道人影。

老城隍依旧是当初那般模样,身着一袭灰黑锦衣,发丝如雪。

“陈先生,好久不见。”

老城隍拱手道。

<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