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燕辞归

关灯
护眼
第2章 没断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马吊牌声清脆,你来我往,那手牌倒也渐渐有了些模样。

“郡主这般认真,今儿看来是不做‘散财童子’了。”

闻太妃一声打趣,逗得边上的宫女内侍们都笑了。

“几个老太婆,还惦记她小孩儿的?”

皇太后亦笑,转头与林云嫣道,“你那些俸禄都收着吧,今儿让你多赢些。”

林云嫣嘴甜地应下,叫皇太后越发开怀。

这些,都是玩笑话。

毕竟慈宁宫里消磨时间的马吊,来来去去的,就是些小钱,比起她的俸禄,只九牛一毛而已。

本朝的闺中姑娘,没有几个能比她家底还丰厚。

而此等富贵,来源于她的母亲。

母亲是皇太后娘家的侄女,十余年前,在圣上还是皇子之时,她为救皇孙而蒙难,留下了不过一岁半的女儿。

皇太后伤心不已,圣上亦愧疚感激,在登基之后封林云嫣为宁安郡主,享公主俸禄。

从前,林云嫣以为自己一辈子都不会缺钱。

直到被滔天的阴谋算计裹挟,她才明白,皇家的东西,能给出来,也能收回去。

她的郡主身份如此,她们林家的爵位亦如此。

所有在册的金银宝器、玉石契书,收得干干净净、连本带利,留一间能遮风避雨的屋子,已然是皇恩浩荡了。

她与徐简两尊湿漉漉的泥菩萨,连帮扶亲人一把的能力都没有。

想起前世境遇,林云嫣呼吸一紧,仿佛灼热的火焰重新席卷而来。

真不是什么好滋味!

万幸的是,现在的她,还来得及去做些改变。

正欲伸手摸牌,余光瞥见那厢帘子起了一个角,林云嫣看过去,原是小于公公进来了。

三十岁出头的内侍面容生得十分和善,依着规矩行了礼,这才说事:“娘娘,御书房送了一盆珊瑚来。”

皇太后挑了挑眉。

小于公公拍了拍手。

很快,候在外头的内侍入内来,将一盆珊瑚捧到了牌桌前。

林云嫣打量了番。

这珊瑚自然形成,未经雕琢,虽无精致可言,却有天然趣味,应当很合皇太后的眼。

“这么大一株,”

皇太后微微颔首,以示满意,“底下进贡的?”

小于公公答道:“皇上召见辅国公,这珊瑚是国公爷献的。”

林云嫣的长睫颤了颤。

永嘉十年,辅国公徐莽病故,十六岁的徐简承爵。

也是这一年,徐简在裕门关下对阵西凉敌军,立下战功,却也断了右腿,别说继续上阵杀敌了,连日常行走都离不得轮椅。

先前在偏殿那儿,林云嫣以自己镜中模样揣测过如今年份,约莫是十一、十二年,断不会再早了,如此说来,现如今的徐简已然是不良于行。

想到这里,一股惋惜之意从她心底浓浓涌出。

当真太可惜了。

以徐简的文武才华,若非负伤难治,定能再立功业。

朝廷缺他那样的人才,他要是还能领兵、还能上阵,还有贡献以作筹码,又岂会在后来的岁月里被打压、逼迫到那个田地?

荣宠、爵位、出身,在皇权交叠的倾轧中,那些都是虚的,想要不当弃子,靠得住的仅有“价值”

作为多年的蚂蚱同袍,也不知道能不能助他几分……

一旁,皇太后笑眯眯看了好一会儿珊瑚,问道:“今儿吹得什么风?他怎得还献上宝了呢?”

小于公公面色一凝,稍一犹豫,还是实话实说:“小的听说,国公爷是为了递辞书,他不想在兵部任职了。”

闻言,皇太后的眼神暗了暗。

林云嫣倒是算明白了。

永嘉十一年,徐简开年后到兵部点卯,轮椅进轮椅出了半年多,辞了那份官职。

如今,正是他辞官之时。

其中缘由,林云嫣听他说过几句,都是点到为止,不过成亲几年下来,多多少少的还是能窥得些内里缘由。

说穿了,十之八九与刘家那儿相关。

国公府里孑然一身,但徐简并不是孤家寡人,他父母健在,还有一对弟弟、妹妹。

老国公爷徐莽一生战功赫赫,发妻故后,并未续弦,膝下只有一女。

原想招个能继承衣钵的女婿,不成想,女儿遇险被新科传胪刘靖救下,一来二去有了感情。

徐莽没有棒打鸳鸯,退了一步,招婿改为了嫁女,只要求两人间生的第一个男孩需姓徐,送回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