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

关灯
护眼
第32章 麻烦显露了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荀彧离开后,孙辰提醒刘辩:“陛下,太后还在候着。”

“去见太后。”

刘辩起身,走出北宫。

何太后已经等他许久。

见到刘辩,她问了句:“陛下哪里去了?”

“城内走走。”

刘辩回道:“看看有没有需要置办的。”

“有事交给光禄勋。”

何太后对他说:“哪有皇帝跑出去置办东西的道理。”

“母后说的是。”

刘辩应了:“以后都交给光禄勋去做。”

他问何太后:“唤朕过来,母后有话要说?”

“皇帝把朝廷治理的井井有条,非常好。”

何太后对他说:“之前是母后想的太多,担心臣工欺负皇帝年少。”

“如今的臣工,多半是不敢的。”

刘辩回道。

“他们是不敢。”

何太后露出笑容:“皇帝有能耐,我也高兴。”

她接着对刘辩说:“从今往后,本宫只管着后宫大事小情,至于朝堂,那是皇帝的天下,再不过问。”

何太后当面表态,刘辩一愣:“母后想明白了?”

“想明白了。”

何太后点头:“治理家国天下,皇帝有一手。

我不过是个目光短浅的女流,没必要搅合。”

“母后能想明白,是大汉之福。”

刘辩躬身一礼:“皇儿多谢!”

“自从董卓乱政,陛下好似就没怎么来过长乐宫。”

何太后问他:“今儿晚上,要不要在此用餐?”

“好!”

刘辩爽快的答应了。

何太后是大汉朝的太后。

体内灵魂虽和她没什么关系,肉身毕竟出自于她。

刘辩很清楚,皇帝家事其实也是国事。

他对太后要是像对袁隗等人那样雷厉果决,很可能会遭至群臣甚至全天下的诟病。

太后放弃争权,是他最想看到的。

当天晚上,刘辩在长乐宫用餐。

皇后唐姬奉诏作陪。

晚饭后,他没有回北宫,而是到了皇后的长秋宫。

几度欢愉,他躺在卧榻上,看着头顶的房梁。

唐姬卧在他的身侧,一双美目眨也不眨的看着他。

“为何这样看着朕?”

刘辩问她。

唐姬轻柔的说:“陛下今儿好似很高兴。”

“太后不再给朕捣乱,当然高兴。”

刘辩嘴角浮起一抹笑容。

“从明儿起,长乐宫是否不用封禁?”

唐姬问他:“太后也可以在后宫随意走动?”

“当然可以。”

刘辩翻个身面朝唐姬:“朕有件事给你说。”

“陛下请说。”

“臣工家中女眷,你熟悉几个?”

刘辩问她。

“臣妾只在宫中,也不外出。”

唐姬回道:“并无熟悉的女眷。”

“朕是这么琢磨的。”

刘辩对她说:“每年到了大节,以皇后之名,召女眷入宫。

与她们同乐,也可排解宫中无趣,你觉着可好?”

“请女眷入宫?”

唐姬眨了眨清泉般透彻的眼睛:“陛下究竟要做什么?”

她一骨碌坐了起来,跪伏在刘辩身旁:“臣妾斗胆劝谏,陛下千万不要打臣工女眷的主意。

臣之妻,不可欺!

以免乱了君臣纲常。”

刘辩满头黑线:“皇后想哪去了。

你与女眷同乐,朕又不去,打谁的主意?”

“陛下不去?”

唐姬问他:“那为何要召女眷入宫?”

“大臣都有枕边风。”

刘辩对她说:“你与夫人们多亲近,臣工回到家,更多听见的就是后宫如何恩宠。”

“臣妾明白了。”

唐姬再次跪伏:“妄自猜疑陛下,还请降罪。”

“降什么罪。”

刘辩伸手搂住她的腰:“光着身子跪在朕身边,好看是好看,只是太不雅。”

唐姬大羞,脑袋拱进刘辩怀里:“陛下不许再说。”

“好,不说。”

刘辩把她搂紧:“容朕歇息片刻,再造一回皇子。”

“陛下已经索要四五回,臣妾可受不住。”

唐姬讨饶。

刘辩挠她痒痒:“讨饶也没用,今儿晚上,非得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