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关灯
护眼
第三十七章 未来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从医学院出来,柳铭淇没有直接回宫。

他去了裕王府。

裕王夫妇在宫中有自己的宫殿,但他们不习惯宫里的氛围,所以经常出宫住在裕王府里面。

对他们来说,裕王府才是自己的家。

巧了。

柳铭淇也是这么想的。

换了另一个朝代,太上皇退位之后,一般就是住在宫里,不可能出宫的。

弘历是为了牢牢的控制朝政。

唐高祖则是被李二软禁,唐玄宗也同样是被儿子肃宗软禁。

但在柳铭淇和裕王身上就没有这个毛病。

裕王一辈子没有当过皇帝,他有什么好眷恋权力的?

要舍不得只能是景和帝。

可现在景和帝连站都站不起来,说话都说不清楚,怎么重新夺权?

因此大臣们对于亲爹太上皇和母后皇太后溜出宫,在原来的王府居住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到家的时候,正好准备开饭。

裕王妃还埋怨儿子,“你来怎么不早说?我也好给你多准备一个回锅肉啊。”

柳铭淇的饮食偏西南一点,喜欢肥肉,喜欢辣椒……嗯,铁铁的太祖的拥趸。

“没事儿,这不一样的吃嘛?”

柳铭淇拿着筷子就夹菜,“来,爹,娘,你们吃……”

记住了。

作为一个有教养的人,长大了以后,上桌的第一时间不是自己端起碗就吃,要先给父母夹菜,这才是我中华的传统。

小时候不这么做可以说是年龄小,长大了后还只顾着自己,那就是教养和人品不好。

桌上仅仅两荤一素一汤,一个皇帝,一个太上皇,一个皇后,吃得是津津有味。

吃过了饭,婢女把茶给端了上来。

裕王妃喝着她的玫瑰花茶,问儿子道:“你和小雪怎么样了?这都九月了,还不定下来,明年是你正式登基的第一年,连皇后都没有,我看你怎么下台!”

“差不多了。”

柳铭淇在母亲面前也不会藏着掖着,“你儿子我还是有点本事的。

我觉得现在就可以商量亲事了。”

“那好!”

裕王妃顿时眉飞色舞,“我这就请苏夫人入京!”

苏凤现在是江南总督,苏小雪的母亲自然是在江南陪着丈夫。

大康可没有什么“异地为官不许夫人随同”

的白痴规定,她们跟着自己的丈夫,还能让男人少惹点风流债出来。

“嗯,如果事情定下来的话,铭淇你别忘记叮嘱一下苏总督,让他提前准备好,十一月就得启程到京里来。”

裕王也多吩咐了一句。

“我晓得的。”

少年点了点头。

太皇太后之前叮嘱过了,大婚最好是在正月初一,这样的兆头最好。

虽然大婚很是繁琐,但作为一个皇帝,该忍的还是要忍,该承担的责任一定要承担。

“这两天来找我的人挺多的。”

裕王接着说道:“都是宗室的一些破落户们,他们知道今年的生意好,期望着能多一点补贴……”

去年宗室商会的经营总额是三亿两白银,按照三十税一就给了一千万的商税上缴朝廷。

然后依照最初时柳铭淇跟大家的约定,这里面百分之十是要上缴给宗室商会,让他们去发给那些没有加入宗室商会的破落户,严格按照爵位的高低来给钱。

去年这笔钱是三千万两。

宗室的家庭一共是三千多,除去宗室商会的参与者,平均下来也有两千多。

【讲真,最近一直用咪咪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iiread??安卓苹果均可。

差不多那些子爵们,每人都至少给了五千两以上的——这可是郡王的俸禄岁银标准了,只差五千石大米,也比侯爵的俸禄加起来还要高。

但你说人的贪心怎么可能有尽头?

即便是给了五千两白银,有不少的家庭在半年时间就给花得干干净净,然后剩下的半年就过苦日子,不少人还得借钱过日子。

这种人你当然是同情都同情不过来。

现在已经是九月了,今年的销售行情早就已经很明朗了,一定会有大幅度的提高——这一点,那些不学无术的人倒是算得很清楚,比专业的会计都厉害。

所以他们就找上了裕王的门,希望裕王能跟皇帝说一下,提高分红的比例。

也就是两成。

听到了这个数字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