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七零年代:拒娶厂花后我成大国工匠

关灯
护眼
第十一章 进入面试!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按成绩排名,第一名:郑昊,红星机械厂,工件质量优秀,精度超出要求标准,加工效率极高。“

    听到自己的名字排在第一位,郑昊内心平静,这在他的预料之中。

    “第二名:李向前,沈阳重工,工件质量良好,精度达标。“

    “第三名:马建军,东北机械厂,工件质量良好,精度达标。“

    马建军长出了一口气,总算是通过了。

    “第四名:张华,天津机械厂......“

    名单一个个念下去,陈志远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他知道自己肯定没戏了,第二件工件根本没完成。

    “第十五名:王大海,大连造船厂......“

    念完十五个名字,陈志远果然不在其中。

    “以上15名考生通过实际操作考试,恭喜你们!其余考生很遗憾,考核到此结束。“

    陈志远如遭雷击,整个人都懵了。

    他一个清华大学机械系的高材生,竟然在实际操作中败给了一个四级技工?

    而且败得这么惨,连前十五名都没进入?

    “这不可能!“陈志远忍不住站起来,“我要求重新检查我的工件!“

    监考官冷冷地看着他:“你的第一件工件因为尺寸超差报废,第二件工件未完成。还有什么好检查的?“

    “我...我是清华大学毕业的,理论基础很扎实,只是今天发挥失常...“

    “清华大学?“监考官打断了他,“学历不代表技术水平。东方红项目需要的是能干活的技术工人,不是只会纸上谈兵的书生。“

    这话说得很重,让陈志远彻底无话可说。

    他颓然坐下,眼神空洞地看着前方。

    从小到大,他一直是别人眼中的天之骄子,考试成绩优异,顺利考入清华,本以为凭着这份学历就能轻松获得好工作。

    但现实给了他沉重的一击。

    在真正的技术面前,学历和理论知识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其他落选的考生也都垂头丧气,默默收拾东西准备离开。

    而通过考试的15人,则相互恭喜,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

    “郑昊,真是太厉害了!“马建军走过来,拍着郑昊的肩膀,“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年轻就有这种技术水平的人。“

    “马师傅过奖了,大家都不错。“郑昊谦虚地回答。

    “不错?你这是不错吗?“旁边的李向前也凑过来,“我干了八年精密加工,自认为手艺还可以,但和你比起来,差距太大了。“

    “特别是那个精度控制,简直是艺术品级别的。“另一个考生感慨地说。

    众人的夸奖让郑昊有些不好意思,但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理工科不同于文科,厉害就是厉害,没有丝毫花里胡哨。

    “好了,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