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不相信,我是实事求是!“赵顺声音更大了,“你们想想,为什么长春能搞成功,别的地方就没有推广?说明这事根本就不成熟!“
“也许是别的地方没有合适的条件呢?“陈薇为郑昊辩护。
“合适的条件?“赵顺冷笑,“咱们这有什么合适的条件?没钱,没技术,没经验,还没后台,凭什么就觉得能成功?“
郑昊看着激动的赵顺,心里明白了。这个人不只是在反对这个计划,更多的是在发泄刚才被比下去的怨气。
“赵同志,你说的这些顾虑都有道理。“郑昊平和地说,“但是你想过没有,如果咱们什么都不做,村里的日子能有什么改变?“
“至少不会更坏!“赵顺梗着脖子说。
“不会更坏,但也不会更好。“郑昊反驳道,“年年春天挖野菜,年年为过冬发愁,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那也不能盲目冒险!“
“谁说是盲目冒险?“郑昊的语气稍微严厉了一些,“我刚才说了,可以先搞个小规模的试验。试验失败了,损失不大。试验成功了,再考虑推广。这叫稳扎稳打。“
“小规模试验也要花钱!也要承担风险!“老赵不依不饶。
“那你说怎么办?“王家祥忍不住了,“就这么一辈子穷下去?“
“我没说一辈子穷下去,但也不能病急乱投医!“赵顺争辩道,“要改变现状,应该走正路,比如申请上级支援,比如改进现有的种植技术,而不是搞这些不靠谱的新花样!“
“申请上级支援?“张国强苦笑,“老赵,你在城里待傻了吧,不知道农村的实际情况。上级的支援什么时候能轮到咱们这个小山村?“
“那也比冒险强!“赵顺依然坚持。
眼看着争论越来越激烈,赵晓兰有些担心地看着郑昊。她虽然不太懂这些技术问题,但能感觉出赵顺对郑昊的敌意。
郑昊沉默了一会,然后开口:“赵同志,我能问你一个问题吗?“
“什么问题?“
“你为什么这么反对这个计划?是真的觉得不可行,还是因为别的原因?“
赵顺脸色一变:“你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就是想了解一下你的真实想法。“郑昊平静地看着他,“如果是因为刚才的事情,我觉得没必要把个人情绪带到正事上来。“
这话说得很直接,赵顺的脸刷地红了。他确实是因为刚才被郑昊比下去而心怀不满,但被当面点破,让他很没面子。
“可关键还是塑料薄膜啊。“张国强皱着眉头,“没有这个,啥都是空谈。“
郑昊想了想,前世他记得,塑料薄膜主要是石化工业的产品,一般通过工业系统分配。如果能通过技术服务建立一些关系...
“这个我来想办法。“郑昊说道。
“你有门路?“所有人都看着他。
“我在县里认识一些人,也许能帮上忙。“郑昊没有说得太详细,“不过,就算能搞到塑料薄膜,这事也不能急。“
“为啥?“小王问。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