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版社回到招待所,已经是傍晚时分。郑昊坐在床边,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今天的收获虽然不错,但这件事必须严格保密,这么高的收益,会引来众多人的眼红。
郑昊从行李中拿出纸笔,准备给家里写封信。在这个年代,通讯不便,写信是唯一的联系方式。
等写完信,郑昊把信封好,准备明天寄出去。
正在这时,门外传来敲门声。
“小昊,是我。“是王师傅的声音。
郑昊开门一看,王师傅手里拿着一瓶酒和一袋子花生米。
“王师傅,您怎么来了?“
“听张科长说你今天出去办事了,我来看看你。“王师傅笑着走进房间,“顺便跟你说声再见,我明天一早就要回梨花县了。“
“您要回去了?“郑昊有些不舍。
“任务完成了嘛。“王师傅在椅子上坐下,“厂里还有事等着我处理呢。不过这次能遇到你,我心里真高兴。“
两人打开酒瓶,倒了两杯。王师傅举起酒杯:“来,为咱们师徒情谊干杯!“
“应该是为师傅的栽培干杯。“郑昊也举起杯子。
两人一饮而尽,花生米的香味在小小的房间里弥漫开来。
“小昊。“王师傅放下酒杯,“王厂长找你有什么事?看你心情不错的样子。“
郑昊想了想,不能说翻译的事,只能含糊地说:“王厂长看我技术和翻译水平不错,想留我在这里任职。“
王师傅激动地看着郑昊,“你什么时候入职?“
郑昊有些尴尬的望向王师傅激动地眼神,“我拒绝了...我还是想先回村里试试那个蔬菜大棚。“
“你真的决定要搞那个?“王师傅闻言有些失落,“市里工作的机会多难得,你回家万一失败了怎么办?“
“试试看吧。“郑昊没有详细解释,“我总觉得农村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王师傅看着郑昊坚定的眼神,点了点头:“既然你决定了,我支持你。不过有个事我得提醒你。“
“什么事?“
“回村后要小心同村某些干部和有矛盾的人。“王师傅压低了声音,“你现在有钱了,手艺又好,肯定会招人眼红。“
“我会注意的。“郑昊心里一暖,师傅还是把他当做小孩一般关心照顾。
“还有,不管你搞什么试验,都要跟村里的干部搞好关系。“王师傅继续嘱咐,“在农村,没有当地干部的支持,什么事都办不成。“
“这个我明白。“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主要是王师傅在传授一些人情世故的经验。虽然郑昊心理年龄远大于实际年龄,但师傅的关怀还是让他很感动。
夜渐渐深了,王师傅起身告辞。
“小昊,师傅该回去了。“王师傅拍了拍郑昊的肩膀,“记住师傅的话,不管走到哪里,都要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我记住了,师傅。“郑昊起身相送,“您也要保重身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