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七零年代:拒娶厂花后我成大国工匠

关灯
护眼
第五十章 材料到达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第二天上午,郑昊正在和刘明华检查昨天平整好的土地,远处突然传来汽车发动机的轰鸣声。

    “有车!“刘明华立即兴奋起来,“会不会是材料到了?“

    两人赶紧往村口跑去,路上遇到不少村民也在往同一个方向赶。

    “昊子!昊子!“老王头气喘吁吁地跑过来,“汽车进村了!车上装得满满的!“

    还没到村口,就看到一辆绿色的解放牌汽车停在村委会门前,车厢里堆得像小山一样,用篷布严严实实地盖着。

    “师傅,这里面是?“李大壮书记已经在和司机交谈了。

    “西尧村的蔬菜大棚材料,从市里一路开过来,颠死我了。“司机擦着额头的汗水,“郑昊、刘明华是谁?上头点名要这两个人签收。“

    郑昊跟刘明华对视一眼,赶紧上前认领。

    司机上下打量了他俩一眼:“这么年轻?“

    司机从驾驶室拿出一张单子,“你们核对一下:塑料膜五百斤,钢丝六十斤,还有压膜线、卡槽、地钉这些配件,没问题的话签字,“

    “对对,就是这些。“刘明华接过单子仔细查看。

    这时,周围已经围了一大圈村民,都好奇地看着这辆大卡车。

    “昊子,这里面都是建大棚的材料?“张木匠问道。

    “是啊,全套设备。“郑昊点点头。

    司机开始撤掉篷布,露出了车厢里整齐摆放的各种材料。

    “我的天啊!“

    “这么多东西!“

    “那一卷一卷的就是塑料膜?“

    村民们发出惊叹声,围着卡车议论纷纷。

    最显眼的是那10卷塑料膜,每卷都有一个人那么粗,用绳子捆得严严实实。在阳光照射下,透明的薄膜闪闪发光。

    “这膜看起来挺厚实的。“孟大爷用手摸了摸,“用刀都不好划破。“

    “这是专用的农业薄膜。“司机介绍道,“0.12毫米厚度,抗老化,透光率高,保温效果好。“

    “司机大哥懂的真多!“村里的知青发出夸赞的声音。

    司机在车里暗自得意,不枉自己在科研所那边记下这么多词。

    “一卷有多重?“有人问。

    “50斤一卷。“司机拍了拍薄膜卷,“别看是塑料,分量可不轻。“

    “那这10卷就是500斤?“

    “没错。“司机得意洋洋的说到。

    钢丝、压膜线、卡槽等配件装在几个木箱子里,看起来很专业。

    “这些小零件都是干什么用的?“村民们很好奇。

    刘明华拿起一个U形的金属条:“这是卡槽,用来固定薄膜的。压膜线是压住薄膜用的,防止被风吹起来。地钉是固定在地上的,钢丝是加固整个结构用的。“

    “设计得真巧妙,样样都有用处。“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