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七零年代:拒娶厂花后我成大国工匠

关灯
护眼
第八十七章 嘲笑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这里是我们厂的精密加工车间。“刘建华介绍道,“主要生产各种齿轮和精密零件。“

    施密特和韦伯好奇地四处观看,对车间里的苏联设备仔细端详着。

    “这些都是60年代的苏联设备吧?“施密特用德语对韦伯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轻视。

    “看起来确实比较陈旧。“韦伯点点头,“至少落后我们20年。“

    郑昊在旁边听得清清楚楚,但没有立刻翻译。

    “请问,这是什么设备?“施密特指着一台6N82型万能铣床问道。

    “6N82型万能铣床,主要用于加工齿轮。“刘建华通过郑昊回答。

    施密特和韦伯交换了一个眼色,施密特用德语说道:“用铣床加工齿轮?这种方法我们10年前就淘汰了。“

    “效率太低了,而且精度也不行。“韦伯摇摇头,“现在我们都用数控滚齿机,全自动的。“

    郑昊忠实地翻译了这些话,刘建华的脸色有些难看。

    “能介绍一下加工一个齿轮需要多长时间吗?“韦伯问道。

    “一个普通的齿轮大概需要2个小时。“孙师傅答道。

    “2个小时?“施密特惊讶地说道,“我们的数控滚齿机3分钟就能完成。“

    “3分钟!“车间里的几个师傅都惊呆了。

    “而且精度是你们的数倍以上。“韦伯补充道,“完全不需要人工干预。“

    施密特继续说道:“我们现在使用的是五轴数控滚齿机,配备了激光测量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加工精度。“

    “激光测量?“周作涛疑惑道,他都没听过这个词,但感觉很厉害。

    “是的,激光干涉仪可以精确到0.001毫米。“韦伯却不知道周师傅的疑惑点,开始解释道,“这种精度是传统方法无法达到的。“

    郑昊一边翻译,心里一边震惊。虽然他知道德国技术先进,但没想到当下的差距这么大。

    “那埋弧焊接设备呢?“施密特指着远处的焊接区域问道。

    “我们主要用手工电弧焊。“刘建华有些尴尬地说道。

    “手工焊接?“韦伯摇摇头,“我们10年前就全部自动化了。埋弧焊接速度是手工焊的10倍,而且质量稳定。“

    “自动埋弧焊,可以24小时连续作业。“施密特补充道,“速度顶得上顶十多个焊工。“

    车间里的焊工师傅们听到翻译,脸色都不太好看。

    “我们的压力容器焊接,全部采用数控埋弧焊。“韦伯继续说道,“焊缝质量比手工焊高得多,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设备很少出问题。“

    这话明显是在讽刺今天上午的事情,穆勒博士在旁边脸色更加难看。

    走到另一个区域,施密特看到一台正在加工的车床。

    “这台车床的精度怎么样?“他问道。

    “0.05毫米。“操作工师傅自豪地回答。

    “0.05毫米...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