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七零年代:拒娶厂花后我成大国工匠

关灯
护眼
第九十章 更进一步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郑昊一脸疑惑地看着刘建华,“刘厂长,这个技术攻关小组组长是怎么回事?我怎么不知道?“

    刘建华笑了笑,“这是今天下午省里临时决定的,我正准备跟你说呢。“

    “省里决定的?“郑昊更加不解了。

    “是这样的。“刘建华解释道,“你今天的滚齿机改造成功,特别是在德国专家面前的表现,省里高度重视。“

    刘建华倒了杯茶,继续说道:“省机械工业局的张局长亲自打电话过来,说要成立一个省级技术攻关小组,专门搞机械设备的技术改进。“

    “那为什么让我当组长?“郑昊还是觉得有些突然。

    “张局长的原话是这样说的:“这个小郑不简单,20岁就能搞出这种技术创新,还能跟德国专家平等对话,是个难得的人才。““

    刘建华模仿着张局长的语气,““而且他有国际视野,知道世界先进技术的发展方向,让他当组长最合适。““

    郑昊听了,心里暗想:要是让他们知道我前世的经历,估计会更惊讶。

    “那这个技术攻关小组具体是干什么的?“郑昊问道。

    “主要任务是机械设备的技术改进和创新。“刘建华说道,“省里要从各个重点厂矿抽调技术骨干,组成一个20人的攻关团队。“

    “20个人?“郑昊有些意外。

    “对,包括机械加工、焊接、热处理、测量等各个专业。“刘建华详细介绍道,“省里给的条件很好,专门的实验车间、先进的设备、充足的材料供应。“

    郑昊点点头,这个规模确实不小。

    “那第一个攻关项目是什么?“

    “这个由你来定。“刘建华说道,“省里的意思是,你作为组长,有权决定攻关方向。“

    郑昊拿起桌上的德文技术手册,“那我想先从精密测量设备开始。“

    “精密测量?“刘建华有些疑惑。

    “是的。“郑昊解释道,“今天跟德国专家交流,我发现我们最大的差距不是设计思路,而是加工精度和测量能力。“

    “没有精密的测量设备,就无法保证加工精度;没有高精度的加工,就无法制造出先进的设备。“

    刘建华恍然大悟,“你的意思是要从基础开始?“

    “没错。“郑昊坚定地说道,“德国人能做到0.001毫米的精度,我们为什么不能?关键是要有合适的测量和加工手段。“

    “那你准备从哪里开始?“

    郑昊翻开德文手册,指着其中一页说道:“坐标测量机。这是精密测量的基础设备。“

    “坐标测量机?“刘建华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

    “简单说,就是能够精确测量工件三维坐标的设备。“郑昊解释道,“有了它,我们就能精确测量任何复杂零件的尺寸和形状。“

    “这种设备很复杂吗?“

    “确实比较复杂,涉及精密机械、测量技术、数据处理等多个领域。“郑昊说道,“但原理并不神秘,关键是加工精度和装配工艺。“

 &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