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郑昊背着行李袋踏上一辆绿色的解放牌卡车,和王厂长告别。
“小郑,一路顺风,到了省里给我来个电话报平安,“王厂长握着郑昊的手说道。
“好的,王厂长,您多保重身体,“郑昊真诚地说道,“等项目成功了,我一定第一时间告诉您。“
“我等着你的好消息!“王厂长拍拍郑昊的肩膀。
卡车司机是个四十多岁的老师傅,姓陈,人很健谈。一路上,他和郑昊聊起了各种话题。
“小伙子,听说你是搞技术的?“陈师傅一边开车一边问道。
“是的,搞机械技术,“郑昊回答。
“了不起啊,现在我们国家最需要的就是技术人才,“陈师傅感叹道,“我这辈子就会开车,要是有你们这样的本事就好了。“
“陈师傅您说哪里话,开车也是技术活,而且很重要,“郑昊郑重地说道,“没有你们司机师傅,我们的技术资料和设备怎么运输?“
“哈哈,小伙子会说话,“陈师傅笑道,“不过说真的,我儿子要是有你一半聪明就好了。“
三个小时后,卡车终于到达了省城。陈师傅把郑昊送到了攻关基地附近,郑昊提着行李走向熟悉的大门。
“小郑回来了!“门卫老刘远远就看到了郑昊,热情地招呼道,“大家都在等你呢,赶紧进去吧。“
郑昊快步走进基地,远远就听到车间里传来的机器轰鸣声。他心中一热,这熟悉的声音让他感受到了沉重的责任。
“郑昊!“赵田最先发现了他,放下手头的工作跑了过来,“你可算回来了,我们都担心死了。“
“家里的事处理得怎么样?“李建设也围了过来,关切地问道。
“都解决了,小妹的病好了,大棚的问题也处理了,“郑昊简单地说道,“这几天你们的工作进展如何?“
“有好消息!“周煜兴奋地说道,“我们在电气控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什么突破?快说说!“郑昊立即来了精神。
“你走后,我们按照你的思路继续研究A/D转换电路,“周煜拿出一份电路图,“经过反复试验,我们终于实现了12位精度的数据采集,理论精度可以达到0.003mm!“
郑昊仔细看着电路图,发现设计确实很巧妙,用了多级放大和数字滤波的方法,大大提高了信号的稳定性。
“太好了!“郑昊由衷地赞叹,“这个突破意义重大,有了精确的数据采集,我们的测量精度就有了保障。“
“还有更好的消息,“李建设也兴奋地说道,“我们的分段加工工艺取得了成功,导轨的直线度也已经达到了0.003mm每米。“
“真的?“郑昊惊喜地问道,“比预期目标还要好!“
“是啊,虽然还没达到最终的目标,但已经很接近了,“李建设自豪地说道,“关键是我们找到了正确的加工方法。“
李刚也汇报了焊接组的进展:“机械连接方案已经完全成熟,连接精度完全满足要求,而且拆装方便,便于维护。“
张默也有好消息:“球墨铸铁材料到了,热处理工艺也调试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