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七零年代:拒娶厂花后我成大国工匠

关灯
护眼
第一百二十三章 想办法搞钱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试试。“郑昊把一袋骨头递给郑国庆。

    郑国庆兴奋地搓搓手,学着郑昊的样子把骨头往进料口送。可他太激动,手一抖,骨头一股脑全部进去了,机器的轰鸣声瞬间有了一丝不和谐的卡顿。

    “停!“郑昊立刻喊道,“进料要均匀,不能猛地一下全塞进去,要让机器有个‘吃’的过程。“

    他又看向大哥郑建国:“大哥,你来试试关机后的清扫。“

    郑建国做事沉稳,拿起工具,一丝不苟地按照郑昊教的步骤,清理残余的粉末。

    轮到郑建军时,郑昊指了指电机旁边的几个黄油嘴:“二哥,你腿脚不方便,以后这机器的日常保养,就交给你了。这是个细致活,别人干我不放心。“

    郑建军愣了一下,看着郑昊真诚的眼神,心中那点残存的别扭瞬间烟消云散。他没说话,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接过黄油枪的手,沉稳而有力。

    一下午的时间,郑昊都在打谷场上进行“现场教学“。他不仅教了操作和保养,还拿来纸笔,画了简单的结构图和保养流程表,交给识字的知青。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打谷场上。

    李大壮看着被收拾得干干净净的机器,又看看那几个已经能熟练操作的年轻人,心中的一块大石终于落了地。他凑到郑昊身边,递过来一根烟:“小昊,叔算是服了。你这脑子,是咋长的?“

    郑昊笑了笑,谢绝了李叔:“李叔,光咱们自己村用,太浪费了。“

    “哦?“李大壮眼睛一亮,“你小子又有啥主意?“

    “我算了一下,这两台机器一天八小时开工,能生产将近十吨的饲料。一天就够咱们西尧村全村四五天的牲口饲料。剩下的时间,机器就闲着了。“郑昊的目光望向远处的山峦,那里是其他村庄的方向。

    “我的想法是,咱们可以帮周边的大兴村、李家村他们加工饲料。咱们出机器、出技术,他们出原料和人工,咱们只收一点加工费。加上电钱和机器的损耗,咱们的人工,一斤收他们一分钱的加工费,他们绝对抢着来!“

    “一斤一分钱?“李大壮倒吸一口凉气,他飞快地在心里算了一笔账。一斤一分,一百斤就是一块钱,一万斤就是一百块!这要是干一天,那得是多少钱?

    “这……这能行吗?“李大壮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

    “怎么不行?“郑昊反问,“对他们来说,省时省力,牲口还能吃上精饲料,长得更快,何乐而不为?对咱们村来说,这可是一笔稳定的集体收入。有了钱,咱们可以给村里修路,可以建个养猪场,甚至以后还能买拖拉机!“

    郑昊描绘的蓝图,像一幅壮丽的画卷,在李大壮和周围村民的眼前徐徐展开。那不是虚无缥缈的口号,而是建立在这台轰鸣的机器之上,触手可及的未来。

    李大壮的呼吸都变得粗重起来,他看着郑昊,像是在看一个点石成金的活财神。这个从郑家走出去的娃,带回来的哪里是机器,分明是一条金光闪闪的致富路!

    就在这时,郑昊的肚子不合时宜地“咕噜“叫了一声。忙了一天,水米未进,他这才感觉到饿。

    李大壮一拍大腿,哈哈大笑:“看我这记性!财神爷都饿肚子了!走走走,今天谁也别回家做饭了!我做主,把队里那头最大的猪给宰了!咱们全村开席,给咱们的财神爷接风,也给他去北京上大学壮行!“

    “好!“村民们爆发出比之前更热烈的欢呼。

    夜色渐浓,郑昊独自一人走在回家的路上。白天的喧嚣和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