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司长,你只算了经济账,算了时间账,你唯独没有算一笔人心账!我们自主研发,五年,十年,也许会失败,也许会走很多弯路。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培养出一支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从设计、制造、封测到材料、设备的完整的人才队伍!我们将建立起一套属于我们自己的工业体系!这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这,才是我们作为一个大国,真正安身立命的根本!”
“我们今天在这里做的决定,不仅仅是为了造出一块芯片。我们是在决定,未来的中国,当面对别人的技术封锁和讹诈时,是选择跪下,还是能够挺直自己的脊梁!”
郑昊说完,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之前那些窃窃私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许多人眼中重新燃起的火焰。郑昊的话,像一道惊雷,劈开了他们被效率和捷径蒙蔽的视野,让他们看到了更深、更远的东西。
王成栋的脸,一阵红一阵白。他想反驳,却发现郑昊已经把问题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和民族尊严的高度,他任何关于经济和效率的辩解,在这一刻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说得好!”
一个苍老而有力的声音,打破了沉默。
众人循声望去,说话的是一直坐在副部长身边,从开会起就没说过话的一位老者。
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旧军装,胸前别着几枚略显陈旧的功勋章,虽然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铄,眼神锐利如鹰。
“钱老!”孙副部长和在场的许多人都恭敬地站了起来。
这位钱老,是当年参与“两弹一星”工程的元勋之一,在整个科技界和军界,都拥有着泰山北斗般的地位。
钱老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坐下。他浑浊但精光四射的眼睛,在郑昊身上停留了片刻,露出一丝赞许。
“我这把老骨头,本来不想多嘴。”钱老的声音沙哑,但中气十足,“但听了这个年轻人的话,我忍不住。想当年,我们搞原子弹,没专家,没设备,没资料,苏联专家还撤走了。外国人嘲笑我们,说我们中国人一百年也搞不出来。结果呢?我们用了多长时间?”
他看着众人,缓缓说道:“王司长那个方案,像是吃西药,见效快,但治标不治本,还有副作用。这个小同志的方案,像是喝中药,见效慢,过程苦,但它能固本培元,调理的是整个身体!”
他一拍桌子,发出砰的一声闷响。
“我们这个国家,病了这么多年,是该下决心,喝一剂苦口良药,把根子上的毛病给治一治了!我同意这个自主研发的方案!”
钱老的发言,如同一锤定音。
副部长深吸了一口气,他知道,该做出决断了。他站起来,环视全场:“同志们的意见,我们都充分听取了。现在,我们进行举手表决。同意引进方案的,请举手。”
王成栋和他的几个支持者,稀稀拉拉地举起了手。一些原本犹豫的专家,在钱老发言后,放下了手。
“好,请放下。”副部长记录了一下,“那么,同意自主研发方案的,请举手!”
唰!
李伟业、秦志处长、林教授,毫不犹豫地举起了手。
紧接着,一只、两只、三只……越来越多之前沉默的专家,在经过了短暂的思索后,也缓缓地、但却坚定地举起了自己的手。
他们的眼中,不再有迷茫,而是闪烁着一种久违的光芒,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