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七零年代:拒娶厂花后我成大国工匠

关灯
护眼
第一百七十六章 芯片的作用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长城一号”,活下来了!

    评估会上的惊天逆转,像一场十二级的地震,在四机部乃至更高的层级,引发了剧烈的震动。

    王成栋被当场停职审查。他勾结外商、打压自主研发、试图出卖国家利益的行径,被彻底揭露。等待他的,将是严厉的纪律处分。那位不可一世的铃木顾问,也在第二天就灰溜溜地被“礼送”回国。

    而“长城一号”项目组,则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荣光。

    会议结束的第三天,一份由国家科委、计委和四机部联合签发的嘉奖令,直接送到了青华园的实验室。

    嘉奖令上,高度赞扬了“长城一号”项目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奋斗精神,并对项目组在极短时间内取得的重大突破,给予了最高级别的肯定。

    随之而来的,是实实在在的奖励。

    项目组全体成员,每人获得了一笔在当时堪称巨款的奖金。更重要的是,项目组获得了“特殊贡献集体”的荣誉称号。这个称号,意味着他们在政治待遇、资源调配、后勤保障等各个方面,都将享受到最高优先级的支持。

    李伟业总工拿着那份烫金的嘉奖令,手都在抖。他把所有成员召集起来,亲自将奖金一一发到每个人手中。

    “同志们!”李总工的声音洪亮而激动,“这是国家对我们的肯定!是荣誉!但更是鞭策!我们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我们的征途,才刚刚开始!”

    项目组的成员们,拿着信封里厚厚的一沓“大团结”,许多人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他们激动得满脸通红,心中充满了自豪和干劲。

    郑昊作为项目的总设计师,自然是获奖金最多的。但他对这些钱并没有太大的感觉,他只是默默地将大部分钱收好,准备下次托人寄回家里。

    真正让他感到振奋的,是嘉奖令之外的另一件东西。

    秦志处长在一次单独谈话中,郑重地交给了他一个牛皮纸信封。信封上没有任何多余的字样,只有一个鲜红的“绝密”印章。

    “小郑,这是给你的。”秦志的表情异常严肃,“看完之后,立刻销毁。”

    郑昊的心头一跳,他有一种预感,这封信里的内容,将把他带入一个全新的领域。

    回到自己的宿舍,郑昊关好门窗,小心翼翼地撕开信封。

    里面不是文件,而是一张制作精良的烫金邀请函。

    邀请函的抬头,是几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内容很简单:

    “兹定于1972年4月28日,在北京西山宾馆,召开‘尖端技术发展内部交流会’。鉴于郑昊同志在微电子领域的突出贡献,特邀您作为特约专家出席会议,并就‘微型化控制系统在未来国防装备中的应用前景’主题,准备一份技术报告。”

    落款,是国防科工委的红色印章。

    国防科工委!

    这五个字,像一道电流,瞬间击中了郑昊。

    他知道这是什么地方。这是中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大脑”和“心脏”,是负责统筹“两弹一星”等国之重器的最高领导机构。

    能被邀请参加他们的内部交流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