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七零年代:拒娶厂花后我成大国工匠

关灯
护眼
第一百八十二章 奇特的周煜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海鹰之眼”初战告捷的消息,如同春风一般,吹遍了815所的每一个角落。

    之前因为英特尔4004而产生的一丝阴霾,被这场酣畅淋漓的胜利一扫而空。

    整个项目组,上至高远所长,下到每一个普通的测试员,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喜悦和自豪。

    郑昊那番“小米加步枪”的理论,经过了实践的检验,被所有人奉为圭臬。

    是啊,你的4004是厉害,是通用,是强大。

    可那又怎么样呢?

    你能帮我们的海军兄弟,从十二级台风的巨浪里,揪出那该死的导弹快艇吗?

    不能!

    但我们的海鹰之眼,能!

    这就够了!

    在特定的战场上,解决最迫切的问题,这就是我们的价值,这就是我们的胜利!

    随着科工委的正式命令下达,“海鹰之眼”项目全面进入工程化和装备化阶段。

    各种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资源,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向着这栋实验楼倾斜。

    全国最顶尖的电路板腐蚀和焊接专家,从上海连夜调来,充实到了周煜的硬件小组。

    孙宇的可靠性测试小组,也得到了一批全新的环境模拟设备,可以模拟更极端的海上环境。

    就连刘天柱的后勤保障,也再次升级,食堂里甚至出现了从特供渠道搞来的咖啡,专门给需要熬夜的科研人员提神。

    整个团队,都沉浸在一种打了胜仗之后,乘胜追击的亢奋状态中。

    然而,作为总设计师的郑昊,却在所有人的狂热中,保持着一丝冷静。

    他知道,从实验室原型机,到能够安装在舰艇上,经历风吹浪打、盐雾侵蚀、还能稳定运行的装备,中间还有一条无比漫长的路要走。

    小型化、低功耗、高可靠性,这三座大山,每一座都不比当初攻克“0号样品”来得轻松。

    尤其是ASIC芯片的设计,更是重中之重。

    这相当于要把现在这块巴掌大的、插满了各种分立元件的电路板,压缩到几片指甲盖大小的芯片里去。

    这不单单是简单的微缩,它涉及到全新的电路设计、逻辑综合、版图布局,每一步都是在向着国内半导体技术的无人区探索。

    为了更好地利用资源,也为了让团队成员换换脑子,郑昊向和李伟业提议,将ASIC设计小组的核心工作,暂时搬回青华园的实验室。

    那边有更完善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和人才储备,可以和715所这边形成互补。

    这个提议得到了批准。

    于是,在一个清晨,郑昊带着ASIC设计小组的核心成员,包括周煜,暂时返回了他们奋斗过的地方——青华园。

    回到熟悉的环境,见到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所有人都感到一种亲切。

    项目组的老同事们,听说“海鹰之眼”大获成功的消息,都跑过来祝贺,脸上写满了羡慕和敬佩。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