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七零年代:拒娶厂花后我成大国工匠

关灯
护眼
第一百九十七章 谁来挂帅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一时间,会议室里所有人的目光,都带着审视、疑虑,甚至是一丝同情,望向了郑昊。

    他们想看看,这个年轻人,要如何回答这个无解的难题。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郑昊的脸上,没有丝毫的慌乱。

    他甚至对着那位老专家,微微鞠了一躬。

    “这位老先生,您问到了点子上,问到了我们这个计划最核心,也是最困难的地方。”

    他先是承认困难,语气诚恳,瞬间拉近了与质疑者的距离。

    “您说得对,我们国家现在底子薄,资源有限,每一分钱,都要用在刀刃上。一口气拿出一百亿美元,别说现在,就是再过十年,我们也拿不出来。”

    “所以,”郑昊话锋一转,眼神变得锐利而自信,“我们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去复制美国人的路!他们有钱,可以走阳关道,用钱砸出一条路来。我们没钱,但我们有脑子,我们可以走我们自己的独木桥,走出一条后发先至的路!”

    他伸出三根手指,声音铿锵有力。

    “对于这个计划,我个人,有一个不成熟的构想,我称之为——三步走发展战略!”

    “三步走?”领导的眼中,闪过一丝浓厚的兴趣。

    “第一步,我称之为‘立足区域,解决有无’!”

    郑昊伸出第一根手指。

    “我们不追求一上来就全球覆盖。我们集中力量,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发射三到四颗高轨道静止卫星。这几颗卫星,足以覆盖我们国家的全部疆土,以及周边的重要区域,比如西太平洋。”

    “这几颗卫星,就能构成一个区域性的卫星导航系统。它的作用,是解决我们有和没有的问题!它能为我们的导弹,提供初步的制导。能为我们的海军,提供远洋作战的基本定位保障!这一步,投入相对较小,见效快,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形成我们自己的威慑力!我估算,第一步的总投入,在10亿到15亿人民币之间,分摊到五年,每年只需两到三亿。这个数字,我想,我们的国家,咬咬牙,是能够承受的!”

    每年两三亿!

    这个数字一出来,计委老专家的眉头,舒展了许多。

    从遥不可及的百亿美元,到每年两三亿人民币,这个落差,让不可能变成了似乎可以努力一下。

    “第二步,我称之为‘拓展亚太,完善系统’!”

    郑昊伸出第二根手指,声音愈发激昂。

    “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我们再用五到八年的时间,发射十余颗中高轨道卫星,与之前的静止轨道卫星相结合,形成一个覆盖整个亚太地区的,更高精度的混合星座系统。到那个时候,我们的系统,在亚太区域内的精度和服务能力,将全面不弱于美国的GPS和苏联的格罗纳斯!我们将彻底掌握亚太地区时空信息的主导权!”

    “第三步,也是最后一步,‘全球组网,世界一流’!”

    郑昊伸出第三根手指,眼中闪烁着名为野心的光芒。

    “当前两步都实现,我们的技术储备、工业基础、人才队伍都已成熟之后,我们再发射补网卫星,最终建成一个由三十余颗高中低轨道卫星组成的,混合型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到那时,我们的系统,因为采用了更先进的‘星间链路’和自主运行技术,其可靠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