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关灯
护眼
第七十一章 准备就绪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被自家叔叔们坑了一次,朱允熥也没有生气,也就是一些无伤大雅的事情,没必要多在乎。

他现在最在意的事情,就是即将开始的册立大典。

心里自然会紧张,也会期待,虽然大家都知道皇太孙的人选是谁了。

可是没有经历册立大典,就不算真正的尘埃落定,就算不上名正言顺。

朱允熥现在也没有太多的精力去管那么多的事情了,主要精力都是集中在册立大典上。

自汉代始称皇太子,明帝始有临轩、册拜之仪。

唐则年长者临轩册授,幼者遣使内册。

宋惟用临轩。

元惟用内册,不以长幼。

到了大明自然定下了规矩,皇位传承是立嫡立长。

至于皇太孙和皇太子一样,都是皇位继承人的封号,名称的由来与皇太弟、皇太叔等类似。

在历史上大多数情况下是在太子去世后,改立太子嫡子为太孙。

不过也存在太子尚健在且并未被废黜的情况之下,有被封为太孙的例子。

朱允熥这属于正常的状况,是太子不在了才被册立为太孙。

朱允熥开始斋戒了,册立大典的流程实际上已经正式开始了。

常升容光焕发,他作为礼官要去祭告天地。

而秦王朱樉也没有闲着,他的任务是祭告宗庙。

朱有容兴高采烈,和朱有龄仔细的在检查着教坊司的乐工们。

教坊司首先得任务是在庆典或迎接贵宾时演奏乐曲,隶属于礼部。

这里有众多乐师和多种历代相传的乐器,蔚为大观。

不过也必须要承认,在教坊司也有一部分人属于官办妓院。

有不少是犯官妻女,也有一部分是买来的流民。

常蓝氏有些骄傲的说道,“咱们到底是华夏正统、礼乐之邦。”

朱有容立刻说道,“古先圣王,治定功成而作乐,以合天地之性,类万物之情,天神格而民志协。

皇祖父锐志雅乐,定乐舞之数,奏曲之名。”

这些也都是事实,要是开始讲究仪式感,老祖宗们对于这些的要求极为严格。

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奏什么样的音乐,某些重大的仪典进行到什么样的步骤,也都是要配上合适的音乐,这才是真正的‘乐’。

常蓝氏继续说道,“过几天,该是先奏《飞龙引之曲》,陛下升殿之时所奏之曲。”

朱有容也明白这些,不过还是说道,“皇祖父改了很多规矩,听说这一次加了《眷皇明之曲》和《民乐生之曲》。”

常蓝氏心里那叫一个开心,问道,“礼部尚书现在缺着,谁是奉宝官?”

朱有龄立刻骄傲的说道,“说是曹国公奉宝,魏国公为承制官,颍国公为奉节官,二叔、三叔为正副使。”

听到两个外孙女这么说,常蓝氏脸色的笑容、得意根本无法掩藏。

这样的一个册立大典、这样的官员配置,并不见得比当年太子被册立时的格调低。

让身份最为尊贵的两大藩王为使,让地位特殊的三大国公为官,这一切都是在彰显着朱允熥的太孙之正名正言顺、众望所归。

在武英殿里,老朱认真问道,“礼节上的事现在都知道了吧?”

“知道了,礼部的官员此前来说过,我也记下来了。”

朱允熥认真回答说道,“这么大的事情,我能不用心吗?”

“用心?”

老朱看了看朱允熥,有些感叹的说道,“你和你爹还是不一样,你爹心思细腻。

不要说这样的册立大典,就是大朝仪、正旦这些,他提前两三天都要去亲自看看。

你倒好,让你两个姐姐去看,她们能看懂什么?”

朱允熥则有自己的想法,“祖父,我也是想着要去亲眼看看,这些事肯定不能出差错。

只是太忙了一些,实在是没时间。

话又说回来,要是锦衣卫、礼部那边连这些事情都能出差错,有些人的官肯定是当到头了。”

听到朱允熥这么说,老朱也没有反驳,道理确实是这么一个道理。

“今年是来不及了,明天让你大姐下嫁。”

老朱直接开口,说道,“你觉得如何?”

“明年不行,太早了。”

朱允熥直接说道,“她这些年一直都顾着我,胆子又小。

十五六实在早了点,最少也要到十七八。”

老朱瞪了一眼朱允熥,说道,“好,明年不嫁,后年嫁,这事就定了。”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