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关灯
护眼
第七十三章 大典二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天色微明,朱允熥已经跟着老朱到了华盖殿,这里是三大殿之一。

一般情况下是皇帝在这里先行接受内阁大臣和宫廷执事人员的参拜,然后才去奉天殿接受百官的朝贺。

这一次来的可不是文武大臣等,而是在京的宗室,不管是亲王、郡王或者是世子,只要是男的都要过来。

一个个的也都是穿着冕服,作为皇室第三代的,只有朱允熥的冕服是九章纹,和亲王一个级别。

而朱济熺、朱高炽、朱尚炳这些亲王世子是八章、八旒冕。

朱允炆就委屈了,现在只能是七章、七旒冕,郡王级别。

老朱坐在龙椅上,接受一众子孙行四拜礼。

随即老朱起身朝着奉天殿走去,朱允炆等皇孙也赶紧行动起来,他们要观礼、要去准备接下来的贺拜。

至于朱棣等人也没办法闲着,他们要去奉天殿外列班,这次大典他们暂时只是观礼。

朱樉和朱棡一左一右跟在朱允熥身后,而朱允熥自然不能跟着去奉先殿,他现在要去奉天门外等着。

浑厚的鼓声响起,净鞭声也响起,宗室诸王以及文武勋贵按照品级进入奉天殿。

朱樉表情严肃,小声说道,“侄子,今天之后咱就是臣了。”

朱允熥也压低声音说道,“二叔,侄子就是侄子,哪有那么多说法!”

御史在旁边急的干瞪眼,秦王殿下一向都不懂礼数。

怎么即将正式成为皇太孙的这位,这时候居然不是最肃穆、端重呢!

朱棡听着声音,说道,“升殿了。”

音乐声刚刚停止,就有太监传旨,“陛下有旨,宣皇太孙觐见!”

朱允熥立刻领旨谢恩,随即起身朝着奉天殿走去。

朱允熥表情严肃的跟随着引导官走着,节奏不能乱,要确保音乐声停止的时候经过奉天东门、进入奉天殿。

当朱允熥出现在奉天殿的时候,音乐再次改变,朱允熥被带着走到丹陛前,那里空着一个拜位。

朱樉等人有没有心里不舒服不要紧,文武百官心里有没有想法也没关系。

朱允熥在拜位行礼后跪下,文武百官们这时候也纷纷跪下。

行完四拜礼,朱允熥起身。

坐在龙椅上的老朱朗声开口,“宣旨!”

朱允熥再次跪下,徐辉祖这时候也双手高举圣旨上前,“有制!”

朱允熥规矩跪好,也不说话。

徐辉祖声音洪亮,大声宣读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洪武二十五年,皇孙朱允熥为宗室首嗣,天意所属,幼有明德,蒸蒸之孝。

谨告天地、宗庙、社稷,授以册宝,立为皇太孙,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繁四海之心。”

朱允熥立刻朗声领旨,“孙臣朱允熥,遵旨!”

行礼后的朱允熥起身,跟着傅友德走到御座前。

李景隆手里捧着托盘跪着,里面是金册、金宝,以及玉圭。

老朱表情严肃的看着跪下的朱允熥,取过金册。

朱允熥行四拜礼,跪着接受金册。

然后将金册交给身后的傅友德,再次跪受金宝。

老朱取过玉圭,本来按照礼制还是朱允熥跪受。

但是老朱在朱允熥行四拜礼起身后,一把拿走朱允熥手里的玉圭,亲自帮朱允熥插入腰带当中。

老朱随即看向宗室诸王、文武百官,“皇太孙受册礼毕,东宫有主、国本已定,汝等还不行礼!”

张福生立刻上前,“跪!”

文武百官跪下,不敢直视,“臣等拜见皇太孙殿下,殿下千秋!”

朱允熥朗声回应,“本宫安,平身。”

文武百官刚刚起身、站好,张福生再次喊道,“跪。”

百官再次行四拜礼,“臣等拜见皇太孙殿下,殿下千秋。”

朱允熥取出玉圭,双手捧在胸前,“本宫安,起。”

随即朱允熥再次向老朱行礼,老朱微微点头说道,“礼成,择日告祭太庙。”

朱允熥这才起身,皇太孙册立仪式看似结束了。

实际上还没有结束,后续还有谒太庙,不过现在最要紧的事情,还是接受朝贺。

行礼后的朱允熥跟着朱樉、朱棡离开奉天殿,傅友德等人捧着册宝跟在后面,这是要去文华殿。

而徐辉祖这时候则是捧着圣旨去午门,依然是要宣旨。

礼部官员也要随行,国本已定的诏书自然需要昭告天下了。

开国之初的太子或者太孙的册立大典,大多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