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严格把关。
“你们看,这头猪是今早五点宰杀的,那头牛是昨天下午三点,我这记录清清楚楚,绝无半点虚假。只有新鲜的肉,才能保证最好的口感和营养。”
他一边翻着记录本,一边向众人解释,语气中充满了自信和骄傲。
为了证明自己的肉新鲜,他还现场演示了如何通过观察肉的色泽和质地判断新鲜度的方法,手法娴熟,讲解专业。
“新鲜的肉呈鲜红色,有光泽,用手指按压后能迅速回弹;
不新鲜的肉颜色发暗,没有光泽,按压后回弹缓慢,甚至会留下凹陷。”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指在肉上按压,展示着新鲜肉的弹性,让众人看得一目了然,纷纷点头称是。
老黄历则微微眯起眼睛,那眼神中透着历经岁月沉淀的智慧,不紧不慢地说道:“你们俩都别争了,争来争去有什么意思?肉的好坏,可不是靠嘴巴说出来的,而是要用品质说话。
依我看,还是让矮大娘自己评判,到底谁家的肉更好。
矮大娘眼光独到,心里跟明镜似的,自然能分辨出优劣。
我们只需把最好的肉展示出来,无需多言。”
他的声音平和而沉稳,带着一种长者的威严,仿佛能平息一切纷争,让喧闹的场面安静下来。
他一边说,一边轻轻抚摸着下巴上稀疏的胡须,那胡须花白,如同冬天的霜雪,每一根都透着岁月的痕迹。
然后从摊位上拿起一块肉,对着光线仔细端详,仿佛在向众人展示他的专业。
他端详肉的眼神专注而认真,如同鉴赏家在审视一件稀世珍宝,从肉的色泽、纹理到弹性,都一一仔细观察,然后缓缓点头,仿佛对这块肉的品质十分满意。
接着,他从一旁的陶罐中取出一些自制的香料,介绍着搭配这些香料烹饪肉类的独特方法,展现自己对美食的见解。
“我这香料是自己配制的,用了八角、桂皮、香叶等十几种材料,用它来卤肉,肉香浓郁,色泽红亮,口感软糯,回味无穷。”
他一边说,一边拿起一小撮香料递给旁边的人闻,那香气醇厚浓郁,让人垂涎欲滴。
他还分享了几个独家的烹饪故事,讲述着这些香料和肉的搭配如何成就了一道道令人难忘的佳肴,说得绘声绘色,引得众人连连点头。
“去年王大户家办喜事,用的就是我家的肉和香料,那卤肉端上桌,香气满屋,宾客们赞不绝口,都说那是他们吃过最好吃的卤肉。”
他的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仿佛那些美好的回忆就在眼前。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论得不可开交,谁也不服谁,都想在矮大娘面前展现自己摊位肉品的优势,赢得她的青睐。
他们的声音此起彼伏,在集市上空交织,形成一种独特的竞争氛围,既激烈又充满活力,展现出民间手艺人对自己技艺和产品的自信与骄傲。
他们激烈的言语交锋,如同一颗重磅炸弹投入平静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吸引了不少看热闹的人渐渐围拢过来。
那些人原本在集市上闲逛,听到这边的争论声,纷纷被吸引过来,围成一个圈,饶有兴致地看着三人的竞争,时不时还交头接耳,发表着自己的看法,让现场的气氛更加热烈。
人群中,有的伸长脖子、踮起脚尖,好奇地张望着,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兴奋;
他们的身体努力向前倾,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的瞬间,脸上洋溢着好奇的神情,仿佛在观看一场精彩的比赛。
有的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脸上带着各种表情,或惊讶、或赞同、或质疑;
“我觉得周八两的肉不错,看着就新鲜。”
“我觉得汪二爷的刀工好,切出来的肉肯定好看又好吃。”
“还是老黄历靠谱,做生意实在。”
各种议论声不绝于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还有的直接蹲下身子,饶有兴致地看着这场关于肉的“较量”,时不时发表着自己的看法,现场气氛愈发热烈,仿佛一场盛大的表演正在上演。
他们蹲下身子,看得更加仔细,时而为周八两的热情鼓掌,时而为汪二爷的专业点头,时而为老黄历的沉稳赞叹,整个围观人群都沉浸在这场热闹的竞争中。
一个孩童在人群中钻来钻去,模仿着屠户们吆喝的样子,引得周围人忍俊不禁,紧张的氛围中也多了一丝轻松。
那孩童学着屠户们的语气喊道:“快来买啊,我家的肉最好吃!”
他的声音稚嫩可爱,动作笨拙可笑,让原本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