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甚至还有几个穿着西装的报社记者,手里拿着笔和本子,准备记录下这一时刻。
汪二爷站在场地中央,手里握着那柄从老家带来的屠刀,刀鞘上的红绸在海风中猎猎作响,像是一面小小的旗帜,象征着不屈与勇气。
当百口菲芳出场时,人群中发出一阵低低的惊叹。
这位穿着白色劲装的女子,身姿矫健,腰间缠着九节钢鞭,鞭梢的银铃在走动时发出清脆的响声,却带着一种不容小觑的气势。
她走到场地中央,那双丹凤眼轻蔑地扫过汪二爷,仿佛在看一个微不足道的对手:“听说你要挑战我们的技艺?“
汪二爷抱拳行礼,动作沉稳有力,每一个姿势都透着一股正气:“我不是挑战谁,只是想证明,华人的手艺不输任何人,华人的尊严不容践踏。“
“狂妄!“
百口菲芳突然甩动钢鞭,鞭梢在空中划出一道银色的弧线,带着凌厉的风声,“我们大岛国的'东羊大道'屠宰术,讲究的是'形、意、气'三者合一,是祖先传下来的瑰宝,你这种只会蛮干的屠夫,根本不配见识!“
二、三刀定乾坤
老黄历往火堆里添了块松木,松脂燃烧的香气混着肉摊的脂香,在清晨的空气里弥漫开来,让人闻着心里踏实。
他往地上啐了口唾沫,语气中满是愤愤不平:“那个女人是不是太嚣张了?真当咱们中国人好欺负?想当年,咱们镇上的义和团,可是敢跟洋鬼子硬碰硬的!“
汪二爷摇头轻笑,笑容里带着历经沧桑的从容,仿佛那些过往的风雨都已化作心中的平静:“她确实有嚣张的资本;
百口家族是留求不得岛国的屠宰世家,传到她这辈已经是第十七代;
据说她七岁就开始练习屠宰术,能用一把手术刀在一刻钟内分解一头整猪,骨头上不会留下半点肉丝,这功夫确实了得。“
周八两往火堆边凑了凑,冻得发僵的手指终于有了些暖意,他搓了搓手问道:“那你们是怎么比的?真按她说的比'东羊大道'?“
“是佐藤定的规矩。“
汪二爷望着跳动的火苗,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惊心动魄的午后,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如昨,“六头三百五十斤重的黑毛猪,个个膘肥体壮,是特意挑选出来的;
每人三刀,杀得多者胜;
若杀得一样多,就看谁的猪肉更干净,更能保持肉质的鲜美;
若肉质也难分高下,便以用时长短定输赢。“
他顿了顿,声音里添了几分凝重,那段紧张的记忆仿佛就在眼前:“最狠的是最后一条规矩——无人帮忙,全凭一人独杀;
谁要是坏了规矩,就按岛国人的律例处置,那律例严苛得很,稍有不慎就是重罚。“
周八两倒吸一口凉气,手里的烟锅差点掉在地上,脸上满是惊讶:“三百五十斤的黑毛猪,那可是能把石碾子撞翻的主儿!一人独杀三头,还要比快慢比干净,这哪是比试,分明是拼命啊!二爷,你当时心里就不打怵?“
“怎么不怵?“
汪二爷坦然道,眼神里却依旧坚定,“但一想到身后的同胞,想到不能让他们看扁了中国人,那点怵意就变成了动力;
当时我也是这么想的;
当佐藤喊开始的时候,百口菲芳几乎是瞬间动了;
她的第一刀,用的是'千丝缚'的手法,速度快得惊人。“
他站起身,比划着钢鞭挥动的轨迹,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激烈的赛场:“那九节钢鞭在她手里仿佛活了过来,鞭梢像灵蛇一样灵活,准确地缠住一头黑猪的后腿,猛地一扯,那头三百多斤的肥猪竟然被她硬生生拽倒在地!那力道与技巧的结合,确实有过人之处。“
老黄历瞪大了眼睛,嘴里啧啧称奇:“乖乖!那得有多大的力气?多大的技巧啊?咱们镇上的壮汉,三两个人都未必能制服那样一头猪。“
“不是力气,是巧劲。“
汪二爷解释道,语气中带着对对手技巧的些许认可,但更多的是对其行事的不认同,“她拽倒猪的瞬间,鞭身突然绷紧,借着猪挣扎的力道顺势一拧,就把猪的关节卸了;
可她没料到,那猪性子烈得很,骨子里有股不服输的劲儿,被绊倒后竟然发出一声震天的嚎叫,那声音里满是愤怒与不甘,硬生生从鞭梢下挣脱出来,朝着围观的人群冲去;
当时人群里有几个孩子,吓得都哭了。“
人群的惊呼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汪二爷记得当时的情景,那头黑猪瞪着血红的眼睛,獠牙闪着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