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大锤操作。
多一把锤,力量便会相互干扰,仿佛被邪祟之力破坏了平衡;多一个人,意志便难以统一,好似有神秘的护佑在作祟,大石的裂线就会跑乱,一旦跑乱,整块大石就可能变成不规则的碎石,只能拉去铺路,多日的功夫算是白费。
所以快打的技艺最为关键,它是决定“抬大山”成败的最后一道关卡。
此时,整个采石场陷入一片寂静,唯有工匠的呼吸声和心跳声清晰可闻,每个人都屏住呼吸,紧张地注视着场上的一举一动。
此时,必须以排山倒海之势,打得连山石晕头转向,让它来不及抗拒,裂口只能沿着预先设定的三线平面延展。
那三线仿若上古符文,散发着幽微而神秘的光芒,似乎在指引着石头的命运走向。
整个打石场的人都会停下手中活计,围拢过来,屏息凝神地注视着这场决战。
此时登场的,必定是耍大锤的绝世高手!而这片天地,似乎也因这关键节点而变得格外凝重,四周的风声都仿佛被抽离,只留下一片死寂,等待着那位高手打破平静。
天空中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狂风呼啸,仿佛天地都在为这场决战助威,又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胜利欢呼。
整个蜀川山脉及丘陵地带,人口过亿,多数建筑以石料为基。
这使得蜀地石匠众多,高手如云。
然而,能达到“抬大山”级别的,却凤毛麟角,往往一个乡镇也难出几位。
所以,不少采石场到了“抬大山”的关键时刻,都得去恭请打大锤的高手。
这些高手,被视为能沟通天地之力的神秘存在,他们的到来,能为采石场带来吉祥,也能驱散潜在的邪祟。
在百姓心中,他们是游走于人间的“石神”,每一次挥锤都蕴含着天地的奥秘,他们的技艺是代代相传的瑰宝,是人类智慧与力量的结晶。
家父,无论何时都是邀请者的首选。
被请去帮忙的,称作“打帮忙锤”。
那些采石场,以能请到家父打帮忙锤为荣,因为家父每次出手,都像是有神灵庇佑,成功率极高,而且打出的石料品质上乘,仿佛被注入了神秘力量。
在当地百姓心中,父亲就是石匠行业的守护神,他的每一次挥锤,都像是在与天地对话,为人们带来安稳与希望。
父亲所到之处,采石场的工匠们都会自发列队迎接,眼中满是敬仰与期待,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他们知道,只要父亲出手,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没有打不开的山。
抬大山时,若连山石被成功抬开,便只能任人切割,成为石料,为建造房屋、桥梁贡献力量,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若抬不开,就只能零敲碎打,产出些乱石,不仅白费了人力物力,还可能被视为不祥之兆。
传说中,若连山石无法被抬开,是因为触怒了山中的石灵,会给采石场带来厄运,只有真正的高手,才能化解这份危机。
而父亲,就是那个能驱散厄运、带来光明的人。
曾经有一处采石场,连续三次“抬大山”失败,场主心急如焚,四处寻访高手却无济于事。
无奈之下,他怀着最后一丝希望请来父亲。
父亲来到采石场后,只是凝神注视山石片刻,仿佛在与山石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
随后,他拿起大锤,不慌不忙地开始挥锤。
奇迹般地,这一次竟然一次成功,山石顺利分离。
从此,父亲的名声更如神话般在蜀川大地流传,人们对他的敬仰与崇拜也愈发深厚。
关键时候,家父上场。
几十年来,我见过诸多打大锤的高手,可唯有父亲,能将大锤舞成圆圈,而且不是一两个、几个,而是连续数十、上百甚至上千个。
我用二锤勉强能做到,用大锤却远不及父亲。
父亲舞动大锤时,周围的空气仿佛都被带动起来,形成一个个小型的漩涡,大锤划过之处,留下一道道若隐若现的金色轨迹,宛如神来之笔,又像是天地间神秘力量的具象化。
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像是在演绎一场古老而神秘的舞蹈,与山石共舞,与天地同频,展现出一种超越凡人的境界。
父亲的手,力大无穷,且灵巧异常。
仿佛被古老的匠神赋予了魔力,那双手在舞动大锤时,不仅能精准地控制力量,还能与周围的天地灵气产生共鸣。
父亲挥舞大锤,大锤在空中飞速旋转,划出一个个圆圈,每一锤都精准地落在大尖上,密如骤雨,从无落空、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