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水不暖月

关灯
护眼
第856章 月平自办成人礼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父亲恐怕想不到,第一个拆解豆腐堰的,会是他的小儿子。”

月平心中泛起一丝复杂的情绪——有对父亲的敬畏,敬畏他的智慧与境界;有对传承的自豪,自豪自己能成为陈家守护使命的承接者;也有对自己的期许,期许自己能超越先辈,将守护的使命发扬光大。

他打算将这场拆解当作自己的成人礼——不是寻常的冠礼,不是年满十六岁时的仪式,而是以意者的身份,证明自己有能力守护家园、承接家族传承的真正成人礼。

在他看来,真正的成年,不是年龄的增长,而是责任的承担;不是力量的提升,而是意志的坚定;不是获得他人的认可,而是能主动为家园付出,为守护牺牲。

这份想法,他从未对任何人说起,就连朝夕相伴的哥哥月龙也一无所知——哥哥虽也修炼“意”气,却更擅长实战,对传承的理解不如他深刻,哥哥更在意如何用“意”气对抗邪祟,保护身边的人,却很少思考传承背后的深意;

父亲更是毫无察觉,父亲虽知晓他的天赋,知道他在“意术”上有独特的领悟,却从未想过他会以拆解堰塘的方式,完成自己的成人礼,父亲或许以为,他会像寻常意者那样,通过对抗邪祟、守护村民来证明自己的成长。

他与父亲的关系,向来如同雾中观山,奇特而微妙。

父子俩从未有过正面冲突,甚至很少有激烈的对话,平日里最多的交流,便是父亲在翻修水洞子时,让他递一块石头,或是在守鱼棚静坐时,两人一同望着堰塘,沉默不语,却彼此都知晓对方的不凡。

父亲的修为以石匠术为基,融合“意术”与卦相,走的是“以物载意”的道路——他将自己的“意”气融入石头、木材等实物,通过打造器物来传递意志,水洞子的每一块石头、望眼的每一道纹路,都是他意志的体现,是他守护使命的具象化;

而月平则以“意见”为核心,引动灵体与天地“气脉”,走的是“以意通灵”的道路——他无需借助实物载体,只需通过“意见”的四十万小眼,便能清晰捕捉灵体的意志与天地“气脉”的流动,如同与老友对话般自然。

山灵老山羊的“生息脉”、水灵老鸭婆的水脉,甚至撞杆山的草木之气、豆腐堰的鱼虾之灵,都能与他的“意”气产生共鸣,成为他守护家园的助力。

就像此刻,当他专注于撬动堰塘时,撞杆山的草木“气脉”正顺着“意菅”缓缓汇入箭杆——每一片树叶、每一根草茎都在释放微弱的生机,这些生机虽细小,却汇聚成一股坚韧的力量,让箭杆的“气脉”更加稳定;

豆腐堰的鱼虾“气脉”则在水底形成一道淡银色的“气脉光环”,环绕着水洞子,如同无数双小手在托举堰塘,减轻他的撬压负担。

这种“以意通灵”的能力,让他能将天地间的零散“气脉”凝聚成一股合力,如同将无数细流汇聚成江河,爆发出远超自身的力量。

父子俩的修炼道路看似截然不同,却在“守护”这一核心上殊途同归——父亲以“物”为媒介,将守护意志刻入土地;月平以“意”为桥梁,将守护力量融入天地,两者如同阴阳相生,共同构筑起陈家对豆腐堰的双重守护。

就在月平梳理父子间的修炼差异时,远处的村落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气脉”波动——那是哥哥月龙的“意”气,带着一丝急促,却无危险的紊乱。

月平调动“意见”望去,只见哥哥正站在守鱼棚前,手中握着桃木剑,警惕地盯着远处的山路,显然是察觉到了陌生的“气脉”靠近,却并未遭遇实质性威胁。

水灵老鸭婆释放的淡蓝色“气脉屏障”依旧笼罩着守鱼棚,将哥哥牢牢保护在其中,让月平放心不少。

他收回目光,重新聚焦在眼前的拆解上——水面已完全与水洞子齐平,堰塘的“气脉”整体抬升了一尺六六,接下来只需再撬动一次,便能完成“气脉”的重新排列,让豆腐堰的“气脉”彻底摆脱邪祟残留的影响,恢复到三百年前的纯净状态。

月平深吸一口气,调动心仓中剩余的心神食粮,将其全部注入丹田——这是最后的冲刺,也是对自己成人礼的最终考验。

淡金色的“意”气在丹田中沸腾,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顺着经脉涌向手臂,再注入箭杆。

撞杆山的“生息脉”、水灵的水脉、天地间的草木之气、鱼虾之灵,都在这一刻与他的“意”气完全融合,形成一道金、绿、蓝、银四色交织的“气脉洪流”,顺着箭杆涌向水洞子。

“喝!”月平爆喝一声,声音中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也带着对传承的敬畏。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