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块巨石甚至泛出淡淡的青色光泽,仿佛在回应这份来自家园的召唤。
月平调动“意见”四十万小眼全方位扫描,每一只小眼都如同高倍显微镜,将堰塘核心的“气脉灵核”清晰呈现在识海:这颗直径丈余的淡金色球体,表面布满三百六十道细密的“守脉符文”,每一道符文都由陈家先祖的“意”气凝聚而成,符文之间以极细的“气脉”丝线连接,形成完整的环形结构。
此刻,符文因受力微微绷紧,却始终保持着均匀的张力,没有一丝龟裂的迹象,反而在震颤中泛着更浓郁的光芒,如同被唤醒的守护之心,每一次闪烁都对应着堰塘“气脉”的一次循环,将周边紊乱的能量一一抚平。
陈家传承的“守脉威压”如同无形的穹顶,以水洞子山为中心,向四周辐射五十丈,笼罩在整个豆腐堰上空。
这股威压并非压迫性的沉重,而是带着岁月沉淀的厚重感,每一缕“气脉”都如同温顺的溪流,沿着固定的轨迹流动,将周围因老山羊灵力失控产生的紊乱“气脉”一一抚平。
月平能“看见”,威压覆盖范围内,连空气都变得格外澄澈,原本漂浮的微尘在“气脉”的牵引下,以每秒一厘米的速度缓缓沉降,落在堤埂的青草上,与草叶的“生息脉”融合,成为滋养草木的微小养分,让青草的叶片泛出更鲜亮的绿色,叶尖甚至冒出了新的嫩芽。
就在此时,撞杆山方向突然传来异常强烈的“生息脉”波动——老山羊的灵力如同失控的洪流,顺着意箭的“气脉”通道疯狂涌入堰塘,流速达到每秒三米,远超正常传输速度的两倍。
这股失控的灵力并非老山羊本意,而是源于此前对抗“噬魂核心”时的遗留损伤:当时为了配合月平切断邪祟能量供给,老山羊强行燃烧了自身三成“本源灵核”,导致“生息脉”循环出现不可逆的细微裂痕,这些裂痕如同蛛网般分布在灵体内部,如今虽表面恢复,却在高强度撬动时彻底失控,灵力如同决堤的洪水,不受控制地外泄。
失控的灵力带动周围的空气形成肉眼可见的气旋,直径约五丈,如同小型龙卷风,卷起地面直径五厘米以下的碎石与枯草,在空中以每秒五圈的速度旋转飞舞,发出“呜呜”的声响。
这声响并非暴戾的咆哮,而是灵力透支的虚弱呜咽,如同老人病重时的喘息,每一次波动都带着老山羊灵体的痛苦震颤,灵体边缘的破碎痕迹甚至在不断扩大,如同即将碎裂的琉璃。
月平心中一紧,他能“看见”老山羊的灵体状态:原本通体淡绿的灵体,此刻泛着过度透支的淡红色,如同被烈火灼烧的翡翠;
温顺的羊毛根根竖起,每一根羊毛都绷得笔直,内部的“生息脉”丝线因过度拉伸而微微发亮,仿佛承载着超出极限的能量,随时可能断裂;
羊角上的“气脉”光泽变得刺眼,如同正午的阳光,却带着不稳定的闪烁,每一次闪烁都代表着灵体的一次痛苦抽搐,意志中充满了无奈与愧疚——它想停止,却无法掌控自己的灵体,只能任由失控的灵力继续冲击堰塘。
“前辈,稳住‘气脉’!不可透支!”月平立刻通过“气脉共鸣”传递意念,他的“意”气如同温和的溪流,顺着连接的“气脉”通道流向老山羊,试图帮助其梳理紊乱的灵力。
这股“意”气带着陈家“守脉诀”的平和特质,能暂时压制灵力的躁动,在老山羊的灵体内部形成一道临时的“气脉”屏障,减缓裂痕扩大的速度,却无法修复“本源灵核”的损伤。
老山羊操控着黄莲嘴的蛮子洞,紧紧衔住意箭箭头,一次次重复着撬动的动作——每次撬动的角度约十五度,力度却忽强忽弱:强时能带动意箭深入岩页层半尺,在岩页层上留下清晰的凹痕,甚至能听到岩层碎裂的细微声响;弱时仅能让箭身微微颤动,连表面的“气脉”符文都未曾亮起,如同无力的挣扎。
这种不稳定的发力,让意箭尾翼深入堰塘岩页层三丈深的位置,随着动作上下簸动,带起大片的青灰色碎石,这些碎石直径从拳头大小到碗口不等,棱角分明,落在堤埂上发出“哗啦啦”的声响,如同暴雨击打地面。
但在接触到堤埂的瞬间,这些碎石便被“守脉威压”包裹,形成一层淡金色的“气脉”保护层,以每秒五厘米的速度缓缓沉降,没有对堤埂造成丝毫损伤。
更神奇的是,这些碎石在“气脉”的作用下,竟与堤埂的“镇脉石”产生共鸣,碎石中的微量“气脉”融入“镇脉石”,让“镇脉石”的能量更均匀地分布在堤身中,堤埂表面的“守脉符文”甚至因此亮了几分,如同得到了意外的滋养。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