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尼庵在金陵有十一座,其他分布在镇江、扬州、姑苏、梁溪等地。
而参加典仪的女尼,并没有登记是否带发的信息,只是记录大德僧尼名字,其他随行僧尼只记录人数。
也就是说,贾琮要从长江两岸数州之地,在那二十多座尼庵一一查访,才有可能找到芷芍的下落。
这已经无异于大海捞针,但是大殿中那一幕,对他来说已是缴天之幸,即使走遍大江南北,贾琮也一定要找到她的下落。
第二天一早,贾琮就带了五儿出门,又去应天府请贾雨村出具查访人口的公文。
然后便去金陵城中那十一座尼庵一一查访。
因为五儿从小和芷芍要好,对芷芍的一切都很熟悉,且尼庵是不允许男客进内堂的,带着五儿一起就方便了许多。
两人每日一大早就出门,奔波了两天,走遍了那十一座庵堂,却一无所获。
既然金陵的尼庵找寻无果,那他就要去扬州、姑苏、镇江、梁溪等地去寻找了。
这一晚,他在书房中翻阅那册僧录司名册,希望能有新的发现,
翻到其中一页时,发现姑苏玄墓寺这个名字,心中微微一动。
他知道姑苏吴县有一座玄墓山,因东晋青州刺史郁泰玄葬于此而得名。
此山遍种梅花,每到冬季,寒梅盛开,望之若雪,是姑苏本地人赏梅的第一要地。
贾琮之所以知道的这么清楚,是因听黛玉提过多次,黛玉因客居贾家,多年来思乡之情甚切。
她每每和贾琮说起故乡姑苏,对号称“香雪海”的玄墓山梅花念念不忘。
而贾琮还知道玄墓山上有一座蟠香寺,是红楼中那位“云空未必空”的妙玉修行之地。
也不知玄墓山上有几座尼庵,那玄墓寺是否就是蟠香寺。
……
姑苏,封家。
自从找回了英莲,枯槁颓废了十多年的封氏,像服了仙丹灵药一般,整个人都活了过来。
可好日子还没过几天,父亲突然请了重汇街的刘员外上门,还让英莲出来奉茶,封氏就觉得有些不对。
这刘员外她也是知道的,一大把年纪,却还索色无度,因为家里有些资产,已纳了两房小妾,还不知足,听说最近又在寻买美色。
“父亲,英莲还不到十三,还没到议亲的年纪,那位刘老爷都快六十了,还要纳妾,这不是害了英莲。”
“你妇道人家懂什么,刘老爷可是做过县丞,家里有千亩良田,是姑苏有名的乡绅,年纪大有什么,总比英莲以后嫁给穷措大吃苦强。”
“英莲是我的女儿,好不容易找回来,我不能让她吃苦,这门亲我做娘的不能接!”
英莲躲在房间里,听娘和外祖争吵。
那天外祖让自己给那个刘老爷端茶,那人目不转睛盯着自己,让人心里一阵发毛,第二天外祖就说,那刘老爷要纳她做妾。
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