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楼之扶摇河山

关灯
护眼
第二百二十章 时势多悲欢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学子便流向神京各方,一番口述笔传之下。

    关于今科乡试解元贾琮之事,以及那篇震撼人心的策论宏文,便以极快的速度在神京各处流传。

    荣国贾家是大周顶级勋贵,世交老亲,门生故旧,遍布神京,虽这两年贾家声势衰退,但余威并未减,雍州之地的人脉底蕴尚在。

    这两年贾琮在贾家异军突起,本就引人关注,数月之前,因母追封诰命,在宁国宗祠闹出这么大动静,已愈发引人瞩目。

    如今竟一举夺雍州乡试解元,其中还有二元登科的名头,这在大周已有数十年未出现,更让人觉得贾家突降凤鸾清拔之瑞。

    武勋之家出现这样的文华奇事,对心思粗豪的武勋豪门,只是觉得贾家走了好运,出了这样的出众子弟,不过是荣耀羡慕罢了。

    但对于那些心思细腻,如忠靖侯史鼎这样的,或家中近年又出了文官子弟的贵勋之家,他们对此事的思量,却是另一种景象。

    而像郭佑昌、郑俨这样纯文官群体,他们对此事的感受也就愈发深沉了。

    一个解元在这些大人物眼中,还不算何等了得,但二元登科的名头就有些份量了,这样的人将来必定是能入进士之门的。

    更重要的是贾琮写下的那篇策论宏文,对任何一个文人来说,都有振聋发聩的诱惑,其中那精妙四言,足够有立言之资。

    文人立言,历经百代,又有几人,这可是比几首诗词唱风流,更了不起的文华成就。

    而这个人如今却只是个十几岁的少年。

    只要他一踏入仕途,凭着他那身诗书风流,立言之姿,用不了多少年,必定会成为文官士林中扛鼎一方的人物。

    到那时荣国贾家将会是何种景象,其中远虑之人,甚至会比这想的更加深远……。

    于是亲朋故旧有之,文华仰慕者有之,提前烧冷灶结善缘者有之。

    乡试放榜还未满一日,荣国府贾家,又开始显现门庭火热的迹象。

    ……

    宁荣街南向的路口,鼓乐齐鸣,红幔招展,一队排场不俗的迎亲队伍,正缓缓而来。

    队伍中一座披红挂彩的八抬大轿,十分引人瞩目,轿子旁边还跟着个一身红衣,眉眼灵秀俏丽的丫头,看起来应该是新娘的陪嫁丫鬟。

    等到迎亲队伍路过荣国府正门时,那丫鬟不由自主往府门看去。

    而花轿的轿帘,被难以察觉的掀开了一线,一双如水明眸,望着那金底黑字,敕造荣国府的牌匾,眼中似有泪光闪动。

    荣国府正门处张灯结彩,满地都是爆竹的碎屑,看门的奴仆手中还拿着锣鼓,不少外客提出礼物,在府门处进出,很有些门庭火热气象。

    看着倒像办喜事的不仅是宁国府,这荣国府好像也在办着什么喜事。

    等到迎亲队伍走到宁国府正门,官家赖二早带了家中仆人婆子迎候在门口,备好的鼓乐响起,宁国正门缓缓打开,此乃嫡长正妻之礼。

    赖二一脸恭敬奉承,望着一身喜服的贾蓉,殷勤的将他扶下马。

    心中却忍不住讥笑,就大爷这个样,还这么大张旗鼓娶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