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凤髓骨鉴

关灯
护眼
第五章 重逢新娘水鬼案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昨日走得匆忙,阿笙,小余儿,不如今日我做东,咱们一起去……”

祝余昂头,正看着面前这家喜庆的红招牌:“此处就是桥头喜饼铺?”

“啊,是。”

顾长柏起了心思,试探问,“你想进去看看吗?”

“恩,我们进去看看吧。”

顾长柏觉着自己在做梦,这样的梦他曾做过无数次,梦里祝余是他的妻子,就在他们一同长大的小院,遍地跑的是他们的孩子,祝余做好了一桌子菜等他归家,而眼下梦快成真了。

顾长柏正了正衣冠,神采飞扬地跟在她身后:“此处的喜饼确实是清河最有名的,我记得你小时爱吃甜食,我们可以都尝一尝,就选你喜欢的。”

“孙玉娘喜欢吃什么?”

孙,孙玉娘?

顾长柏一愣,这才反应过来,祝余是来查案的,他用笑意掩饰住尴尬:“是,孙玉娘生前来过这儿,订过糕点。”

她抬手:“来一份双喜糕和莲花糕。”

想起当日她用刀从孙玉娘的胃里挖出的糕点,顾长柏侧过头有些恶心起来。

“你也想来一份?”

顾长柏连连摆手:“不必不必。”

喜饼铺生意不错,里头忙活着,良久跑出来一小厮:“姑娘,真是不巧,今日接了孙家的单子,余下的喜饼也都卖完了。

不如明日再来?”

孙家?孙玉娘前不久投河而亡,怎会在这时有喜事?

与此同时,身后传来争执声。

“实在抱歉,喜饼铺的喜饼本就图个吉利,您这退了的喜饼,我也不知卖给谁啊?”

掌柜面前站着一女子,低垂着眼眸,怯懦的双手搭在柜台之上:“几日前,我便派家丁来退,你们让我亲自来。

如今我已退婚,要这些喜饼也无用。

再说,你这些喜饼不还没做完吗……”

成婚礼俗确实繁杂,这种好日子好兆头,谁人不想触了霉头,诸事讲究一个吉字。

“给我吧。”

清风徐来,伴着少年淡然清雅的声色,屋檐下的铜铃响了。

她下意识撇过头去,与少年那双幽墨的明眸对上。

少年通身只有一块玉牌,古朴典雅,又朝她点头致意,擦身而过。

还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他递去银两,身后的随从接下了喜饼盒子。

祝余比他大两岁,这个年纪的少年郎听多了戏,是爱上演一出英雄救美人的。

或许也是他清河谢氏的名声让他不得已这么做。

小厮见是谢氏,不敢怠慢:“谢公子,这喜饼是被退回来的,不吉利,若您真需要,小的明日给你送新的。”

“我只当寻常糕点,分给大家。”

那姑娘感激,作揖谢道:“多谢公子善心,家中遭遇巨变,我无心婚嫁,若父亲见此物,必定心伤难过。”

司徒笙附耳道:“原是那位孙家大小姐。”

提及孙家嫡女大伙都能想起孙玉娘来,她若一朵开在庭院的富贵花,容貌姣好,又有经商头脑,颇得孙老爷喜爱。

这大小姐孙念虽是偏房所生,年长性内敛,但姐妹二人却整日形影不离,无话不谈。

顾长柏张望着,漫不经心道:“小余儿,你在此处稍等我片刻。

那是谢氏的少主,我过去打个招呼。”

祝余本想拦着,可他拔腿就走。

殊不知顾长柏引以为傲的官场人情世故,在谢展面前不值一提。

“谢公子留步。”

顾长柏箭步一跨,站到他面前躬身行礼,“在下是清河县新上任的县令顾长柏,早就听闻谢公子回清河了,今日实在有缘,不知可否请公子小酌一杯?”

“多谢顾大人好意,谢某不涉官场。”

听到这话,祝余会心一笑。

可那少年走了两步,又想起什么,转身从方才那喜饼盒子里挑出一块糕点。

“小酌虽作罢,今日这喜饼倒可以请大人吃。”

他眼如晨星,笑也未敛。

顾长柏欣然接过,都说谢氏自诩清高,今日主动赠他糕点,未尝不是种暗示。

他当着谢展的面三两口吞下,谢展送的哪是什么不详的糕点,这分明是官途祥兆。

实则谢展穿过顾长柏看的是另一个人,她一身青衣簪,面容清冷并无粉黛,宛若他院前的那朵青莲亭亭净植。

他在桥上只是遥遥一望,便一眼注意到了她。

“方才无意听见,姑娘好像在寻什么糕点?”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