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九河漕案

关灯
护眼
第十二章 孰真孰假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沈青梧拿着账册的手指猛地收紧。

三日后就回来?这可比原来说的回程时间早了整整两日。

她拆开信封,知县的字迹潦草慌乱:“盐案牵涉甚广,停手,待我回署与知府商议后再议。”

沈青梧挑了挑眉,原来如此。

对方这是来搬救兵了……

“大人?”

王二看着她将信纸揉成一团,扔进墙角的炭盆里,火星子噼啪一下爆开,映得她眼底亮。

“没什么。”

沈青梧将账册锁进随身的木匣,“让驿站的人回话,说信收到了。”

她转头看向络腮胡,“这些账册我先带走,若能定张启祥的罪,自然会还你们公道。”

络腮胡盯着她看了半晌,突然把酒壶往地上一摔:“好!

我信你这一回!

要是敢糊弄我们,盐帮上下几十号兄弟,拼了命也得拉你垫背!”

回程路上,王二胆战心惊的看着她手里的木匣,小声问道,“大人,那个看守什么时候招供的啊?”

沈青梧轻笑出声,她从袖袋里拿出那张所谓的供词,用火折子点燃。

眼看着那张“供词”

一点点的烧成灰烬,王二的嘴几乎都要合不拢了。

这供词,是假的?!

县丞大人,刚刚是诓他们的?!

回到县衙时,天已经蒙蒙亮了。

沈青梧让王二将账册锁进库房铁柜,又特意派了衙役值守,这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后堂歇息。

可刚合眼没半个时辰,就被一阵急促的铜锣声惊醒。

“大人!

不好了!”

老典史连鞋都没穿好,光着脚冲进院子,花白的胡子上还沾着草屑,“库房的账册……账册不见了!”

不是,这还让不让人消停了?!

沈青梧猛地从榻上坐起,胡乱披上外衣就往库房跑。

到了库房,只见那铁柜的锁已经被撬得稀烂,木匣摔在地上裂成两半,里面的账册不翼而飞。

她深吸一口气,突然转身看向其他人:“昨晚值守的人是谁?”

衙役们面面相觑,最后还是个小吏颤声道:“是李昭,但是今晨换班时小的就没见着他,停尸房的门也是开着的……”

又是他?

沈青梧怒极反笑,这小子,真的吃了熊心豹子胆啊!

老典史一听这话,顿时瘫坐在地,拍着大腿哭嚎:“完了完了!

知县大人过两天就到,咱们拿什么交差啊?这可是要掉脑袋的罪过!”

“哭什么。”

沈青梧揉了揉刺痛的太阳穴,蹲下身来,盯着地上的脚印。

那鞋印看起来确实是县衙衙役的样式,鞋头还沾着点胭脂碎屑。

“王二,你认识的混混里,有没有熟悉盐帮地盘的?”

王二愣了愣,突然一拍脑门:“有!

盐市口的阿吉!

那小子以前给李老三跑腿,对张掌柜的底细门儿清!

就是……就是前阵子偷了盐帮的银子,正被追杀呢。”

半个时辰后,城隍庙的戏台底下,沈青梧见到了王二说的阿吉。

这少年看着不过十五六岁,破棉袄里露出半截铁链,脸上一道刀疤从眉骨划到下颌,见了官差就往供桌底下钻,像只受惊的耗子。

“别躲了。”

沈青梧将一块麦饼扔过去,饼渣刚好落在他乱蓬蓬的头上,“找到李昭,你之前偷盐帮银子的案子,一笔勾销。”

阿吉叼着麦饼探出了头,黑黢黢的眼睛滴溜溜转,他有些不相信的再次确认:“真的?”

见沈青梧肯定的点头,他这才压低声音,往西边努了努嘴,“我昨晚晚上看见一个衙差往翠红楼后巷去了,张掌柜的小妾就住在那儿,对了,他手里还抱着个木匣子,跟你这只差不多。”

沈青梧心头一沉。

这翠红楼的后巷是出了名的贫民窟,三教九流混杂,最是容易藏人。

他们如果真的去了这个地方,那可就不好找人了。

她思索了一会,刚要起身,阿吉却小心翼翼的拽住她的衣角。

沈青梧垂眸看向他。

阿吉咽了咽唾沫,小声道:“不过他今晨往码头去了,我表哥在仓库当看守,说有个穿衙役服的要租船,给的银子上还沾着盐灰呢。”

“别给我耍油头!”

王二踹了阿吉一脚,骂骂咧咧道,“你要敢糊弄我们,小心你的脑袋!”

阿吉的脸瞬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