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汉障不臣土

关灯
护眼
第283章 三雄逐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第一幕:砺爪牙

江夏城头,已然更换成了,大魏的旗帜。

那玄黑色的旗帜,在长江吹来的湿润风中,猎猎作响。

旗帜上,简陋却狰狞的“魏”

字,宣告着,一个流亡政权的,暂时落脚。

然而,城池易主,并不意味着安宁。

城内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和焦糊气。

虽经简单清理,但街角巷尾,仍可见激战留下的痕迹。

魏军士兵们,如同闯入宝山的饿匪。

在短暂的,劫掠狂欢后,陷入了一种,更深的疲惫与迷茫。

他们占据了粮仓,获得了,梦寐以求的粮食和军械。

甚至拥有了,停泊在水寨中的大小船只,但随之而来的,是四面楚歌的绝境。

冉闵立于,原江夏太守府的望楼之上,凭栏远眺。

眼前是烟波浩渺的长江,江对面,是隐约可见的、属于东晋的富庶土地。

他的目光锐利如昔,但眼窝深陷,眉宇间刻满疲惫。

昭示着连日征战,以及巨大压力带来的消耗。

战马在一旁不安地打着响鼻,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心中的沉重。

李农拖着疲惫的身躯,登上望楼,声音沙哑。

“陛下,城内已初步肃清,缴获清点完毕。

粮草颇丰,足以支撑我军数月之用。”

“武库军械亦足,水寨中有楼船一艘,艨艟二十余艘,走舸数十,皆可堪用。”

这是好消息,是他们在绝境中,搏出的生机,但坏消息紧随其后。

卫锱铢也跟了上来,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中,多了几分实务的专注。

“陛下,我军目前能战之兵,仅剩九千余人,且大半带伤,亟需休整。”

“更棘手的是,据各方探报,桓冲水军已至三江口,距此不足一日水程。”

“谢玄的北府兵先锋,也已抵达江夏对岸,陆路距此不过两三日路程。”

“我军……已被三面合围。”

三面合围,背靠长江,这就是冉闵奇谋成功后,面临的残酷现实。

他砸开了一个缺口,却现自己,跳进了一个更大的、正在不断缩紧的包围圈。

董狰戴着,新换的狼面具,闷声请战。

“陛下,给末将一支人马,趁谢玄立足未稳,先冲杀一阵,挫其锐气!”

冉闵缓缓摇头,目光依旧盯着,长江下游。

“不可,谢玄乃谢安之侄,北府兵是新锐之师,以逸待劳。”

“我军疲敝,野战虽不惧,但若被缠住,桓冲水军,断我后路,则万事皆休。”

他转过身,看向麾下几位,核心将领和谋士,沉声道。

“江夏虽得,然绝非久留之地,我等如坐火山口,东晋必倾力来夺。”

“为今之计,唯有……继续向前!”

“向前?”

李农一怔,“陛下之意是?”

冉闵的手指,重重地点在望楼栏杆上,指向长江下游:“沿江东下!

直逼建康!”

语惊四座!

就连一向冷静的墨离,黑袍也微微一动。

慕容昭更是掩口轻呼。

“陛下三思!”

李农急道,“我军不善水战……”

“虽有船只,焉能与桓冲,多年经营的水师抗衡?”

“且建康乃东晋国都,城高池深,守备森严,岂是江夏可比?”

“此去……无异于,以卵击石!”

冉闵的脸上,却露出一种,近乎疯狂的决绝。

“正因为所有人,都觉得不可能,我们才要去做!”

“留在江夏是坐以待毙,西归或北上皆无路可走,唯有东下,置之死地而后生!”

“桓冲水军虽强,但其主力,被牵制在此,下游必然空虚。”

“我等顺流而下,度极快,打的就是一个时间差!”

他目光扫过众人,声音低沉,而充满感染力。

“江东承平日久,武备废弛,我军的凶名,便是最好的武器!”

“若能兵临建康城下,哪怕不攻城,也足以震动江东,令东晋朝廷,肝胆俱裂!”

“届时,或可逼其和谈,或可寻隙破敌,总好过困守孤城,被慢慢耗死!”

他看向墨离和慕容昭:“墨离,你筹划东下路线,并散布谣言,惑乱建康民心。”

“阿檀,全力救治伤员,尽量让更多兄弟,能随朕东征!”

这是一场,比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