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魔复兴,从挽留穆里尼奥开始

关灯
护眼
第880章 布达佩斯游记(2)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p>

走近了才发现,国会大厦的外墙雕刻着密密麻麻的花纹——有匈牙利历代国王的浮雕,有圣经故事里的人物,还有缠绕的藤蔓与盛开的花朵,每一处细节都精致得像件艺术品。刘晓妍凑到介绍牌前仔细看,轻声念给几人听:“这座大厦建于1885年,花了17年才完工,光是外墙就用了几百万块砖和石材,内部还有好多珍贵的壁画和雕塑。”

几人提前订好了导览门票,跟着讲解员走进国会大厦内部。一进门,巨大的圆形大厅就让人眼前一亮——穹顶高达几十米,绘着彩色的马赛克壁画,画的是匈牙利的历史场景,从远古时期的部落到中世纪的王国,色彩鲜艳得像刚完成不久。大厅中央铺着红色的地毯,两侧是通往不同展厅的走廊,走廊的墙壁上挂着历代匈牙利领导人的肖像,搭配着金色的栏杆,庄重又大气。

“这边是国会的议事厅。”讲解员领着几人走进一间长方形的房间,房间两侧排列着深色的木质座椅,前方是高高的讲台,讲台上摆放着金色的权杖。阳光透过巨大的彩绘玻璃窗洒进来,在地面上投下斑斓的光影。周悦悄悄举起相机,调至静音模式,拍下了阳光落在座椅上的画面——木质的纹理在光影里格外清晰,像在诉说着百年的故事。

张依依最感兴趣的是大厦里的“黄金楼梯”,楼梯的扶手和栏杆全是用镀金材料做的,在灯光下闪着温润的光泽。她小心翼翼地摸着扶手,小声跟季思涵说:“这也太奢华了吧,走在上面都觉得自己像贵族。”季思涵笑着点头,手指轻轻拂过楼梯侧面的浮雕——上面刻着匈牙利的国花郁金香,花瓣的纹路细腻得能看清脉络。

逛到一半,讲解员指着一处玻璃展柜里的物品说:“这是匈牙利的王冠和权杖,已经有近千年历史了,是国家的象征。”展柜里的王冠镶嵌着宝石,权杖上缠着金色的丝带,虽然历经岁月,依然难掩庄重。几人都放轻了脚步,连呼吸都变得平缓——那一刻,仿佛能透过这些文物,触摸到匈牙利厚重的历史。

从国会大厦出来时,阳光已经升得很高了。按照计划,几人沿着多瑙河畔往南走,去往国会大厦不远处的圣伊什特万圣殿,这是布达佩斯最大的教堂。这座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外观简洁大气,巨大的穹顶是它最标志性的特征——穹顶高达96米,据说和国会大厦的高度相同,象征着宗教与世俗权力的平等。几人走进教堂,内部比外观更显宏伟。教堂的正中央是巨大的祭坛,祭坛上方的穹顶绘着宗教壁画,蓝色的背景搭配着金色的图案,神圣又庄严。两侧的墙壁上有十几扇彩绘玻璃窗,画着圣伊什特万的生平故事,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来,在地面上形成一道道彩色的光带。

“咱们去穹顶的观景台吧,能360度看布达佩斯全景。”张依依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情,拉着季思涵往电梯口走。通往穹顶的电梯很小,只能容纳四个人,电梯缓缓上升时,能透过玻璃看到穹顶内部的钢结构——纵横交错的支架像巨大的蜘蛛网,支撑着这座百年建筑。

走出电梯,就是环形的观景台。几人刚站定,就被眼前的景色震撼了——整座布达佩斯像一幅展开的地图,在脚下铺陈开来。北边是国会大厦的绿色圆顶,南边是多瑙河上的几座桥梁,东边是密密麻麻的红色屋顶,西边是布达山的起伏轮廓。周悦立刻架起相机,从东到西慢慢扫拍:“这里的视角比盖勒特山更全面,连远处的英雄广场都能看到!”

张依依趴在栏杆上,指着远处的塞切尼链桥:“你看,咱们昨天走的桥,现在像一条白色的带子,跨在多瑙河上。”刘晓妍则注意到了教堂下方的街道——街道两旁的咖啡馆坐满了人,彩色的遮阳伞像一朵朵小花,给庄重的城市添了几分烟火气。“这样看布达佩斯,既有历史的厚重,又有生活的热闹,真好。”她笑着说,之前因“多瑙河岸的鞋子”而起的沉重心情,渐渐被眼前的风景抚平。季思涵靠在栏杆上,看着远处的天空——湛蓝的天空里飘着几朵白云,阳光洒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温暖又明亮。

从圣伊什特万圣殿下来时,已经是中午。几人在教堂附近找了一家小咖啡馆,点了匈牙利特色的土豆牛肉汤和烤香肠。咖啡馆的老板是个热情的匈牙利大叔,听说他们是中国游客,特意送了一盘自制的苹果派,“尝尝,我们这里的传统甜点,配咖啡最好吃!”张依依咬了一口苹果派,外皮酥脆,内里的苹果馅酸甜适中,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好吃!比昨天餐厅的巧克力蛋糕还合我胃口!”

下午的行程是沿着安德拉什大街漫步。这条大街是布达佩斯的“香榭丽舍大道”,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两旁全是19世纪的华丽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