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

关灯
护眼
第114章 谋划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麾下,他表面礼遇,实则处处设限,派张威监军,就是明证。此人手握重兵,眼中只有权势与威望,哪曾把我等放在眼里?”

他顿了顿,眼神骤然变得凌厉:“若我攻下西州,便是战功赫赫,谢必安又岂能容我独享荣耀?到那时,必然再派亲信前来,或监或调,甚至收我兵权,废我主将之位。”

帐中一片死寂,众将无不面露沉思之色。

武阳语声低沉却如洪钟在帐中回响,继续道:“我们手中虽有兵马,实则处处受制。谢必安名为倚重,实则防我三分,处处掣肘。我等八千兵马,不过是他用来试探西州虚实的棋子,一旦我等攻不下西州,必将成为弃子。可若我等真能攻破西州,谢必安却也绝不会让我等稳坐此功。诸位,你们可还记得,昔日在天福客栈议事之时,我曾言要自立门户,图谋大局。如今,这一刻……便到了。”

他顿了顿,眼中神光炯炯,扫过帐中众人,语调猛然一转,掷地有声道:“谢必安此刻正在东征古涪郡,焦头烂额,根本无力顾及西州。我等若能先声夺人,攻下西州,再收张威之兵,夺其军权;孙丙、李丁两支人马亦可乘机而动,东西呼应,一鼓作气打通西道。届时,不仅西州归我靖乱军掌握,连整个安广郡北境也将尽归我手!那时候,无论谁想动我等,都必须掂量清楚代价!”

帐中一片沉默,只有油灯轻轻跳动的声响。武阳面色凝重,语气中带着几分寒意:“若那谢必安再起疑心,妄图再施手段控制我等,那便……先下手为强。届时,是他制我,还是我制他,胜负只在一念之间。”

武阳说罢,猛然一掌拍在案几上,茶盏震动,发出清脆一响。

众人神色各异。赵甲最先反应过来,他咬牙,起身抱拳,大声道:“主公所言极是!谢必安狼子野心,不足为托!属下愿随主公生死一战,成我靖乱军之基!”

钱乙也紧随其后站起,语气愤然:“若谢必安容不下主公,又何必再容他?靖乱军既已聚势,何不反其道而行之?只要主公一声令下,我等愿领兵出征,直取西州,再回兵安广郡,逼谢必安交出兵权!”

李丁、孙丙、谢戊三人也一同站起,拳声如擂,齐声应道:“誓随主公,万死不辞!”

武阳微微颔首,脸上却未现喜色。他将目光投向仍旧沉默不语的严林。此人一向沉稳谨慎,是众人中最富远见者。若连他也认同此策,便说明眼下之谋,不只是孤注一掷,而是真正可行之局。

帐中气氛瞬间紧张起来。众人皆看向严林,等待着他的反应。良久,严林才缓缓起身,眉头仍紧皱着,眼中满是思索。他望向武阳,语气缓慢而沉重:“主公既已深思熟虑,严林岂敢再疑?我等自入靖乱军以来,追随主公征战无数,血雨腥风中早已结下生死之盟。谢必安之人,表面仁义,实则心狠手辣。我曾私下打探,他早已布人于主公军中,欲探虚实,一有差池,便借故收兵。”

武阳眉头微挑,问道:“你的意思是?”

严林深吸一口气,缓缓道:“此战……必须胜,而且胜得漂亮。我们要在谢必安尚未回神之前,已立大功于西州,使其既忌我军势,又难以明言压制;再借张威之兵,以主公之威收拢军心,使靖乱军真正成形。到那时,我们手握重兵,地占西道,不战则威,战则克敌。谢必安若智,必来和谈;若不智……也休怪我等兵锋所指。”

帐中一片寂静,只有火光映照着每个人紧绷的脸庞。良久,武阳猛然一笑,眼中神光大作,道:“说得好!严林之言,正合我意。胜,不仅要胜得快,更要胜得妙。西州之后,天下再无我靖乱军不能立足之地。”

他抬手,指向案上的地图,手指在西州处重重一点,语气如铁:“此地,三日后,我军必须破之。”

众将闻言,无不精神大振,顿时齐声高呼:“誓随主公,战至最后!”

帐中气势顿起,杀意四溢。

武阳负手而立,眼神沉稳如山。他知,此一战之后,靖乱军将真正脱离“谢氏羽翼”,不再寄人篱下,而是真正成为刘蜀乱局中一股独立而强横的势力。

风从帐外卷入,卷起案边地图一角,犹如战幕初启。

他再不迟疑,抄起笔来,在地图之上重重一划,一道猩红的墨线划破西州,直逼安广郡城边——这一笔,划的是地图,落的是命运。

众人纷纷应命而去,留下一地风动的战图与未燃尽的灯芯。

当最后一人离开,武阳缓缓坐下,眼神再次投向西州城的方向,喃喃自语:“西州若得……大潘可破。”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