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精,何雨柱的表现,自然被聋老太太看在眼中,那就是看着热情,却笑意不达眼底,态度有着明显的疏离,甚至是冷淡。
这怎么可以,咱们三家是一个整体才最好,不由笑道:
“哈哈,人确实要出去见世面,见多才能识广,看到你的变化,奶奶很高兴。
就是吧,你这孩子,我现在怎么感觉你和我有些疏远了呢。
大孙子,这可不应该,咱们也不过才一年没见呐。”
何雨柱笑容不变,就是笑意平淡:“怎么会呢?和院里其他人比起来,咱们两家算是走的比较近的,我对您可是很尊重的。”
聋老太太眼神闪了闪,不由心中暗叹:“唉,这柱子人成长了,见了世面,看得也就明白了,不太好糊弄了啊。”
她明白,想要把何雨柱拢到身边,那付出的精力和物质肯定不小,以易中海的性格,很难做到,一时之间,她心里有些犹豫,不知道应该怎么应对现在出现的变化。
难道他已经知道何大清离开四九城,是因为中了易中海的算计?
不对,不太可能,何大清自己都不知道,这何雨柱肯定也不知道。
难道是何大清专门交待过什么?
这个倒真有可能。
唉,这小海做事,手段还是太激烈,何大清也许并不知道是中了小海和白寡妇联合设下的局,但他又不是傻子,肯定也会有所警醒。
想到这里,她心中不由开始打鼓,也没有了再待下去的欲望。
“行了,大孙子,我先回去了,你以后有时间,就来我老太太屋里,还和以前一样,和我聊聊天。”
“知道了,老太太,您慢走。”
何雨柱没做挽留,直接起身送客,至于老太太回去以后,有没有别的想法,能不能和平时一样安然入睡,他才没那个心思理会,反正,他是打定主意,以后的老太太,就是自己的邻居,再没有别的身份。
时间到了8点,天彻底黑了,遗憾的是,停电了。
“咱爸可真行,家里真的是全搬空了,煤油一滴儿都没剩,咱们今天晚上连灯都没有。”
“哥,我用不着点灯,你要是点灯,就去易大爷家借一点儿煤油呀。”
向易中海借煤油,那还是算了吧,这家伙沾上就甩不掉,以后都不会让他落人情,免得被他道德绑架。
“你没作业吧?”
“没呀,有作业也很少,我很快就能做完。
还有,我明天不上课。”
根据教育部1952年3月颁的《小学暂行规程》,现在的小学,每周上课5天时间,每天上课时间为6小时,上午4小时,下午2小时。
“那咱们今天晚上就不点灯了,你也早点儿睡觉吧。”
“知道了。”
不要指望这几年的电灯能正常使用,三天两头停电才是常事,就连长安街的路灯,都被京城市民称为“香火头儿”
,从这个名字,你就知道路灯的灯光有多亮了。
从这方面也能看出,京城这时用电非常紧张。
做房地产的行内人士常说“三通一平”
、“七通一平”
,但是现在,国内根本没有这个概念。
三通一平是工程建设阶段的施工准备,而七通一平是工程建设后期阶段,是小区配套设施建设的实施阶段,完成了七通一平,就是完成了小区的配套设施建设,住房才可以入住进行正常的工作生活。
什么是七通一平,就是通给水、通排水、通电、通讯、通路、通燃气、通热力和场地平整。
哦,话题扯远了,五十年代的南锣鼓巷,只有两通,就是通路和通电。
通路,也仅有南锣鼓巷南北走向的“蜈蚣身”
才是柏油马路,两侧的胡同里还都是土路,“刮风三尺土,下雨一街泥”
,是非常真实形象的描写。
通电,胡同里的电线杆子上扯下两根线进了院门,全院的电表就安在门道里,用电的计量是一院一表,院里居民的用电设备非常简单,就是白炽灯。
每个月查电表的下收费单子,一个院总共也就几块钱,院里各户轮流计、收电费,当值的那一户会挨家挨户问一下各家耗电的情况,就是报家里有几个灯,等算出来了再收齐电费交到储蓄所。
当然,除了电灯,用电的还有“话匣子”
,也就是收音机,但是,至少到目前为止,整个95号四合院都没有一部收音机。
易中海家。
林小琴说:“这何大清